徐平點頭稱是。其實他不是不知道這位龐知縣,此人是此時少見的在他前世記憶里留下印象的人之一,不過那些都不是什麼好印象,所以才猶豫。龐籍字醇之,此時知襄邑縣,也就是後世的睢縣。襄邑臨汴河,境內溝渠縱橫,幾乎年年都有澇災,是個不好治理的地方。龐籍上次也參加了張君平主持的現場會,不過混在一群知縣主簿里,沒有引起徐平的注意。這次專門派人請徐平去縣裡指導開渠,徐平才想起來。
徐平的歷史按說學的不錯,但只限於課本上的歷史大勢,具體到年份和歷史上的人物就兩眼一抹黑。龐籍留給他的印象就是包公戲裡的龐太師,那可不是隨便招惹的人物。好在他心裡清楚,戲文里的歷史靠不住,那都是下層文人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口味隨手編出來的,能把人名搞對就了不起了。而且越是年代靠後出現的戲文評書,越是與歷史事實天差地遠。比如三國故事出現於唐興盛於宋,就相對靠譜。到了清末民國時候大量出現的長篇評書,就基本與歷史真實無涉了。包公戲出現於元,興盛於明清,裡面的人物基本與他們的歷史本來面目沒有什麼關係。
徐平來到這個年代,自然知道不能靠戲文評書里的印象評判真實的歷史人物。不說其它,包公戲裡著名的《鍘美案》,他就很明白在宋朝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法律和道德都不允許出現這種故事,更何況其他。
所以接到了龐籍的邀請,徐平要問問身邊的人,才敢下決定。
又忙了一會,就在客廳里擺下筵席,一起慶祝徐正釋褐為官。這是自己家裡先慶祝,結束了之後才會多擺幾桌請街坊鄰居。徐正當官已經有些日子,之所以等到今天才慶祝,是因為看了皇曆今天利升遷。其實這是個贈官,又不出去擔任具體職事,一輩子也沒升遷的指望了,就是取個好彩頭。
沒有外人,張三娘和林素娘也一起湊個熱鬧。徐家是生意人家出身,沒有什么女人不上酒席的講究。林文思不是研究道學的,其實思想多有叛逆,也不在乎這個。林素娘長到十幾歲,連《女誡》都沒看過,自由得很。
今天林素娘的樣子有點奇怪,走路小心翼翼的,像是腳受了傷。不過看她滿面春風,又沒有受傷的樣子。
倒上酒,徐正端著酒杯站起來,想說幾句感想,憋了半天才說一句:「萬沒想到我老漢也有穿綠袍的日子,皇上聖明,祖上積德!」
來來回回,說了好幾遍「皇上聖明,祖上積德」,再沒有其它說詞。
一眾親友聽了只想笑,不過看徐正一臉嚴肅,不好刺激他,只好強忍著。
好不容易激動勁過去,徐正才道:「一起幹這一杯!」
喝過了酒,徐正坐下,段老院子先向他敬酒。徐正喝過了,拉著段老院子又是說了半天廢話,從自己當年挑著擔子賣酒說起,到在老院子隔壁開起小酒鋪,一直說到開清風樓,最後感嘆自己人生的不易。
老年人的耐心不是少年人比的,饒是如此,段老院子也有些吃不消。
跟著林文思和李用和敬酒,徐正依然是囉嗦個不休,幾十年活下來,到了今天竟像是重新做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