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可不能客氣推託,就像徐平當年升為一等進士也是純屬意外,但升了就是升了,以後官職晉升就是按一等進士算,沒有人會另眼看他。趙諴這次召試的機會不管是怎麼來的,入了館閣就是入了館閣,日後的官職晉升就是快別人一步。
這一年徐平二十四歲,韓琦二十六年,趙諴差一歲就到三十,正是風華正茂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如果沒有意外,他們將在數年之後,三十多歲成為帝國的棟樑。
自太平興國年間,太宗急於用新進文人取代元老勛貴,鞏固自己的皇位,從而急速擴大科舉進士的錄取名額,並且從制度上面保證這些科舉新貴能用最短的時間爬上權力的巔峰。短短几十年間,科舉進士已經成了大宋官場最有勢力的群體,地位牢不可破。
到了今天,太平興國年間那幾榜曾在大宋攪起漫天風雨的進士新貴已經老去,僅存的一兩個人瑞如胡旦等人已在山野被人遺忘,他們所提攜的後輩如呂夷簡等人則占據了大宋所有的重要權位。太宗時代遺留下來的進士驟進的後遺症卻仍在,新的一代科舉進士正在中層茁壯成長,很快他們就會發現高層的職位被老人把持,矛盾不可避免。
在這時候,以徐平為代表的天聖年間新進進士又迅速突進中層,老的不去,新的又來,註定了這幾年的朝堂不會平靜。
三人多年沒見,聊著各自的經歷。趙諴和徐平差不多,出身於小家庭,沒什麼家族可以倚靠。韓琦則不但父親那一人代早有人脈,他一這代更是兄弟幾進士,官場上相對來說不那麼辛苦,相對淡然很多。
其實韓琦和趙諴聽說了徐平回來,要不是要準備學士院的考試,早就去拜訪了。在仕途上,這是他們僅次於科舉時的第二重要的考試,不得不精心準備。
正在三人說得熱烈的時候,門外腳步聲響,小黃門領著一個氣喘吁吁的綠袍官人進來,吩咐讓他在這裡等候。
見到來人,徐平一下就站了起來,驚喜地道:「曼卿,你也來了!」
石延年喘著粗氣,看著徐平,開懷笑道:「不錯,我也趕上了!沒想到多年以後,我們會在學士院裡相見!」
徐平上前,拉著石延年的胳膊上下看了看他,急忙扶到一旁位子上坐下。
石延年在外任職期間,因為上書要求劉太后還政,遭到貶謫,如今新皇登位,他們這些曾因這種事被太后打擊報復的都一一起用。因為遠在京東,這次學士院召試皇上又特意照顧徐平,石延年時間非常倉促,路上緊趕慢趕,終於及時趕到。
等石延年喘幾口氣,徐平給韓琦和趙諴介紹。
韓琦微笑起身拱手行禮:「多年以前,石曼卿詩名就已滿京城,今日有幸,得睹尊顏。在下監左藏庫韓琦,望曼卿不吝指教。」
「豈敢,豈敢!」石延年一邊喘氣一邊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