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一起,惟願兩心作一心,當連對方心思都不知道了,就多了不該有的東西了。
八月二十二,雙日沒有早朝,徐平早早就到了三司衙門,去見自己的長官。
長官不但有三司使,各司副使也通簽三司事,也一樣是徐平的上司。或者說,副使比如鹽鐵副使,正式稱呼應該是主管鹽鐵司的三司副使,本就是三司的使副長官。
明確的三司副使,只在很短的時間存在過,大多時間都是掛名各司的副使。
見過長官,再去見同僚。
三司衙門極大,實際上若論單獨官署,三司在京城可能僅次於皇宮的規模,比中書門下和樞密院都大得多。連綿一千多間大大小小的房屋,一不小心就要迷路。
兩位鹽鐵判官是分司治事的,分轄鹽鐵司屬下的各案。
徐平來前,職事已經分派好,許申管轄都鹽、茶、鐵和設案,徐平則管剩下的兵、胄和商稅案。新來的人總是要受點委屈,常人眼中有油水的都在許申管下,徐平手中除了一個商稅案有點花頭,其他都是日常雜事居多,出力不討好的職事。
由自己屬下的小吏領著,徐平來到許申判事的院落前。
門前有兵士守衛,見到徐平到來,忙入內通報。這些兵士都是隸於三司,並不歸於樞密院和三衙,也就是徐平名下那個兵案所管的人員。
許申已經快六十歲的年紀,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歷練出來的人,怎麼不知道徐平的背景非同尋常。所謂的三司判官,也就過渡一下,不定什麼什麼時候就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聽到兵士通報,急急忙忙就迎了出來。
兩人見禮過了,許申便熱情地帶著徐平參觀鹽鐵司屬下的各處,給他介紹各處官署的位置,一些日常要打交道的同僚。
鹽鐵司屬下公吏自然小心奉承,這是他們未來的長官,尤其是都知道徐平不會在這個位置久任,也就沒有精力把事情管得過細,那是發自心底的親熱。
宋人常說各衙門是公人世界,實際事務是由不起眼的公吏把持著,確實也是實情。三司屬下公吏近千人,還有一些不算公吏的辦事人員,命官有幾個?可不就得靠吏人辦事。
正在許申帶著徐平各處轉的時候,幾個閤門禁軍急匆匆地尋來,找到徐平這裡,高聲道:「有旨,徐平火速入宮,御前議事!」
徐平接過,簡單看了,忙向許申告辭。
這種算不得正式聖旨,按徐平前世的說法,應該叫通知更合適。不過出自御前,當然就是詔旨,不過不會像正式聖旨一樣需要供起來,也沒有那樣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