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私下裡又是另一回事,大宋朝廷里一直把北方的契丹視為最大威脅,兵力部署一直以北方為重。雖然這兩年一直有官員提醒注意西北的党項,但在朝廷層面上,並沒有認真對待党項的崛起,精力還是放在防範遼軍南下上。
這種背景下,官員到契丹出使,優先注意的就是北邊的軍政。
李紘的話,大多便是圍繞雙方的軍事布署說起,並特別關注河北路的情況。
把自己這一行的見聞挑能說的大略說完,李紘突然想起來,對徐平道:「徐副使在邕州六年,久歷邊地,更曾經帶兵破交趾,對契丹不知有什麼看法?下一次出使,不定就會差徐副使去。雖然徐副使少年英雄,對契丹還是要多了解一些。」
不知是個什麼道理,三司的幾位副使經常作為使節出使契丹,或許是因為官職剛好合適?不過徐平對出使沒有興趣,契丹是敵國,還是在戰場上見面適應一些。
李紘問起,徐平道:「交趾在天南,又是小國,自然無法與契丹相比。我是個隨便慣了的人,又對契丹不熟,可當不了使節。」
李紘嘆了口氣:「唉,出使契丹可真不是個好差事。那裡雖然是蕃國,但對詩賦文章格外看重,當年李維使契丹,賦《兩朝悠久詩》,深得契丹主器重,兩國交好,李維出力甚多。但終究是蕃邦,胡風難改,又重武技,往往以射箭釣魚為難使臣。文武兼得,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只有王樞相,文名滿天下,使契丹一箭破的,那裡人現在還時時談起。」
王曾是個文弱書生,現在老了,面相依然眉清目秀,從裡到外都透著慈祥。據說他年輕的時候,人們形容他的相貌用的詞是眉目如畫,比他漂亮的女子都很少見。
就是這麼一個人,出使契丹,那些武夫都知道他連中三元,文章詩賦是絕對不考不住他的,竟然與王曾較量射箭。王曾拿弓在手,一箭破的,驚掉了一地的眼睛,從此沒人再敢小瞧他。
這個故事非常有畫面感,徐平每次聽人講起,都像親眼看見一般。一個面貌比女人還漂亮的書生,在草原大漠,開弓如滿月,一箭射出正中紅心,箭枝貫靶而出,簡直就是徐平前世武俠里才的情節。
徐平自己琢磨了一下,這些在契丹創造傳奇的使節,其實依靠的根本還是自己的文才。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展示一下武技,才有特殊的效果。自己的文才在這個年代實在是上不了台面,沒必要跑到異域去找不自在。
而且出使契丹必然有皇城司的人跟著,這些人就是皇帝的探子,隨時監視使節的一舉一動,一不小心得罪了他們,不定會倒什麼霉。雖然以徐平的背景,估計皇城司沒人敢找他的麻煩,不過這種事情誰能說得精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