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徐平轉過身來,看著李覯道:「人的雙手,是能夠創造財富的!我們所有財富,自然是要藉助天地所賜物產,但根本上還是靠人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朝廷理財,這才是根本,也只有這樣,才能理直氣壯地多收錢糧。學問學問,李覯,你如果能夠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才是真學問,必將成為流傳後世的一代宗師!」
第200章 營田務
三月二十四,殿試唱名,徐平侍立兩側,聽到李覯位列一等二十八名,出了口氣。
這是皇上趙禎親政之後的第一次科舉,極為重視。對這些新進士的期望也高,授官之優厚算是達到了一個高峰,高於天聖進士,也高於之後的歷屆進士。
今年進士與天聖八年一樣,共分五等,與徐平當年的六等略有差別。
狀元張唐卿,榜眼楊察,第三名徐綬,都為將作監丞,通判大州。
四五名苗振和何中立,授大理評事,節度簽判。
第一等的六名及六名以下,皆授秘書省校書郞,知縣。李覯剛好在這個層次,一出仕就任親民官,而且本官是京官,雖然是最低級的京官,也算是很不錯的起點。
其後的二等為兩使職官,三等初等職官,四、五等為試銜、判司簿尉,都是選人。
與當年徐平的天聖五年進士相比,多了四五名的節度簽判,但後邊的一等進士本官比當年文彥博等人的大理評事低。因為天聖二年的時候趙禎在孝期,未進行殿試,是以省試名次定等第,所以天聖五年他第一次殿試的進士授官也優厚。
但以徐平前世那不多的歷史知識,看遍這屆進士的名字,竟然沒有一個有印象。這與天聖年間三屆進士人才濟濟的情況形成了極大反差,徐平都有些不太敢相信。或許這才是歷史的常態吧,大部分進士其實都默默無聞,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本就是極少數。
被徐平很看好的張方平沒有參加這屆科舉,而是全力準備四月的制科考試。制科與進士科的考試要求有很多不同,像富弼那樣可以在兩者之間隨意切換的人物,多少年都出不來一個,不能作為正常現象。
唱名結束,新進士還有授袍笏和伏閤謝恩的儀式,徐平這些人便提前出了崇政殿。此後一個月內新科進士的好多儀式都要徐平這些人參加,壯壯朝廷聲勢,也給新科進士們做個榜樣。這些慶祝儀式都是慶祝的人很盡興,圍觀的人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