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有點了點頭,話語裡透著無奈。
陳都的到妻子救了回來,愈發地不依不饒,哭鬧不休。這樣一來,全家人都開始數落三弟媳婦的不是。三弟媳婦又心痛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雞,掙扎著被人拉開,眼睜睜地看著被抓走,再加上所有人數落自己的不是,氣急攻心之下,真地去吊死了。
聽到這裡,徐平目瞪口呆:「那個婦人,就真地——真地這麼吊死了?」
張大有點了點頭:「我連夜帶人驗過了屍身,真地是死了!」
徐平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這件事情鬧起來,肯定又有人說里正衙前的役太重,想辦法廢了這差役。雇役法也不是王安石憑空想出來的,實際上在他之前就有許多人討論提出過,便就是被這些事情鬧的。
說起來這種差役並不合理,攤在頭上幾乎就是個向官府扔錢的無底洞,碰上個刻薄的官員鬧得傾家蕩產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取消了必須要有相應更完善的政策配套出來,不能一廢了之,雇役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個年代宋朝的稅賦實際上是累進位的,不過不像徐平前世是按收入累進,而是按照資產累進。資產越多的人交的稅承擔得賦役越重,這一點有其先進合理性,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增加社會階層的流動性,也有利於減小大的社會動盪。雖然這種小的風波不斷,但鬨動天下的亂子也不容易鬧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徐平是認可這種累進稅制,只是一些細節需要改變。
至於牽扯在裡面的王沿,徐平倒不放在心上,說來說去就是他倒霉罷了。到了窮鄉僻壤還講究什麼吃喝,好壞湊合過去就算了。認真說起來也不能說王沿過分,不管是哪朝哪代,王沿這種大官到了鄉下,喝點酒吃點肉並不算是多過分的要求。
這就是為什麼要求官員從基層做起,只有經歷過了底下的艱難,才會有做官的經驗。這經驗不是知道什麼事情要怎麼做,有什麼前例可循,那不過是老吏罷了。真正的經驗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下一道命令,做一件事會產生什麼後果,在什麼時候應該小心謹慎,什麼時候可以隨意一些,盡最大努力避開這些官場上的地雷。
這一帶都是不怎麼富裕的小縣,平時承擔的勞役又重,地方物資貧乏,就是鄉村裡的大戶,認真說起來還比不上江南兩浙一帶的中產之家。你一講究吃喝,哪怕就是要吃兩隻雞,到了富戶家裡也是了不得的財產,不定惹出什麼事來。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出來,從一到河陰縣,徐平一直嚴格自律,就是自己要吃點什麼東西,也一再交待一定要用實錢去買,絕不能從地方上巧取豪奪。當日魯芳帶人去買兩隻孟州豬,便就是因為徐平要求得嚴,一定要公平買賣花錢買回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