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侍郎及以上,一般就是宰執的本官了,換句話說,給事中對非宰執來說,基本就到頂了。如現在的西京留守兼知河南府李若谷,本官便是給事中,如果沒有機會入兩府為宰執他這官就到頂了。呂夷簡倒真是好算計,以前一直壓著不升徐平的本官,這次一下升到頂,賣出個天大的人情。而且一旦徐平的本官升到給事中,則官、職就與李若谷完全一模一樣,再加上他的永寧郡侯和以前的軍功,實實在在就他壓一頭,不用爭地位了。
要知道以前以諫議大夫的本官為宰執的也有不少,這個誘惑足夠大。
見徐平不說話,晏殊以為他動了心,輕聲道:「只要你這裡鬆了口,王相公便就不好再堅持,這事情政事堂就能定下來了。徐平,於你我算長輩,奉勸一句,此時朝里呂相公說話的分量是很重的,按他的意思,於你和京西路的官員,於國都無大害——」
沒想到徐平搖了搖頭,苦笑道:「學士有所不知了,此事如果我答應,確實可能對我自己,對京西路這一年辛苦的官員,說不上什麼害處。但於國家,怎麼能說無害呢?政事堂如此處置河南府的飛票,我們這一年就真地白辛苦了!」
「官員做事,無非是要加官晉爵。既然政事堂同意加官,如何說是白辛苦?」
徐平能說什麼?他現在短短几句話根本就無法向晏殊解釋清楚。要加官,徐平何必弄出這麼大的動靜?老老實實做一任轉運使,難道還能落下要升的官職!之所以要在京西路把棉花產業做得這麼大,而且是一下子就做得這麼大,就是借這個機會動搖現在的經濟體制。用如此巨大的商品規模,來衝擊原來的自然經濟管理體制,逼朝廷的經濟體系不得不向商品經濟轉化,為未來的商品經濟開路,迎接新的時代。
萬萬沒有想到,呂夷簡會想用政治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這是延續了千年的辦法,以往百試百靈,他相信這次也一樣能行。
過了好一會,徐平問晏殊:「學士,我如果不同意呢?」
晏殊嘆了口氣:「要麼你能說服我,否則我只能按呂相公的意思行事了。」
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