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的意思,是按照路一級統一稅率。現在三司財政充裕,原則是就低不就高,實際上是對稅率高的地區進行減稅。減稅的同時配合方田,方過的田稅就降下來,不方的田依然是按照舊的稅率徵收。因為有的地方瞞報過多,即使降稅可能算起來也不划算,還是會抵制方田,那也就由著他們。這工作持續地推動下去,十年八年總能夠改過來。
趙禎聽了徐平的規劃,表示同意。只要三司自己算著不會錢糧緊缺,這種彰顯太平氣象的德政趙禎當然不反對,做皇帝有的時候就是為了這麼個名聲。
徐平又道:「百姓的負擔,除了稅便就是役。徭役是減不得的,如果朝廷對地方不征不役,不稅不賦,這地方也就不是朝廷的土地了。臣現在是這樣想的,以前征役是由地方州縣決定,下年開始各路統一,每一丁一年服多少工的役。若是少了,分兩種情況,官府沒有勞作攤派下去,自然這役就免掉,因為怨不得百姓。有勞作攤派,數目夠了,而百姓沒有服夠足夠的工,便就要交錢。同樣,如果做了比規定的工更多的,同樣發錢。」
「幾十年來,一直有臣僚提改役為募,有差有徭官府僱人,百姓交募役錢就好。你這樣做,是把征役和募役合在一起,倒也是個辦法。不過此事重大,由朝臣商議才好。」
徐平道:「對徭役,確實如陛下所說。但對於差役,還是區分別白,把不一些不當作為差役的單劃出來,改為募的好。比如官府里的衙前等役,全部取消,由官府募人。而像鄉間的耆長書手之類,還是合併進徭役里。具體如何,以後再論。」
募役法是歷史上王安石變法的內容,當然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實際上跟青苗法差不多,早就有人提出來施行過,王安石進行了總結改良,推行到了全國。
凡事最怕走極端,王安石變法最大的問題就是事事走極端,很多好政策也生生搞出無數麻煩來。差役用募當然沒有問題,問題在強行攤派募役錢上,最後成了斂財之術。徐平不需要從這些方面斂財,他是用三司的銀行和工商業賺出來的錢,補貼這些政策的推行。
錢賺出來就是花的,特別是官府的錢,存著就相當於沒賺。三司財政增加,自然就要配合新政策的推行。一些明顯容易引起社會矛盾的地方,該改就要改過來。
趙禎是個有職業道德的皇帝,只要他手裡的錢財充足,實際上哪怕就是過得節儉一些也可以接受,這種對百姓有益的事情,他都是支持的。而徐平要利用這段時間,在西北戰事爆發之前,把國內的政策理順,儘量拆掉會引起衝突的地雷。
第276章 牽連眾多
眼看就到年底,今年的財政狀況基本清理明白。能夠在當年就把帳籍理清楚,對三司來說是非常大的進步,以前最少要積壓兩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