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亂糟糟的功夫,只聽一聲鑼響,前面的大幕拉開,李十八郎走上台來。
此時這種身份的人,不能穿讀書人的衣衫,沒有徐平前世那種要麼長袍要麼西裝的氣派,而是跟勞動人民一樣穿著短褐。更加不能坐著,而只能站著說。如果按著他們往常的規矩,還要連連做揖,先謝過來捧場的人。
徐平把那些舊規矩免了,這是因為台上表演和在人群里表演不同,必須抓住觀眾的視線。自賤身份固然可以讓人覺得親熱,但說話類的節目,也容易讓觀眾分心。
李十八郎施施然走到台正中,躬身行禮:「小的李十八郎,原在州西瓦子說話,胡亂討些賞錢餬口。因著三司里官人賞識,到這裡說幾句閒話,討眾人看官一樂。」
八大王摸了摸腰邊,揚了揚手就要賞,突然想起徐平說的這裡不興打賞,不由又把手放了下來。回過身來,看著徐平大笑。
李十八郎是多年闖蕩的,雖然是第一次這種場合說話,還是能夠鎮住場子。不管台下人的各種神情動作,只管說自己的。
說話先不說正題,而是先講一個京城裡新近發生的小故事,以吸引眾人的注意。這叫作得勝頭回,又叫作得勝利是頭回,因為平常聽說話的觀眾多是禁軍兵卒,得勝討他們的彩頭,再一個大人群是小商小販,利是討好他們。得勝頭回的名字一直沿用到後代,不過最初叫起來,卻正是在這個年代。
李十八郎講的正是前一段時間馮士元招攬人手,從京師銀行騙貸的故事。不過講的比較簡略,只是大致一提,為以後的發揮留下空間。這是出自徐平的授意,開這幾家公司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新政的宣傳,當然不能放過一點機會。
聽著李十八郎講完,八大王對徐平笑道:「這說話的倒是伶俐,此事也能說得詳細。」
話音未落,只聽台上的李十八郎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小的今天說這一段話,是後漢建安年間,三個英雄拯天下危局,結為異姓兄弟,名為『桃園三結義』!」
八大王一愣:「說三分聽過了無數次,怎麼沒聽過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