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的有河湟吐蕃,近的有党項,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心向國家,自然會譴責那些野心家的分裂國家的行為,而鼓吹他們帶領本民族反抗中央朝廷的壓迫,則就已經不把自己當成這國家的一員了。因為單純講壓迫,他們本民族的奴隸主對下層的壓迫遠遠大於中央王朝,實際上大部分時候中央王朝對這些地方都是輸血的。鼓吹並美化本民族的叛亂者,就是分裂行動的前奏,這種進程無一例外,只有成功與不成功而已。
括土為丁與改土歸流,雖然不能算是邊疆民族的階級解放,但卻實實在在地打破了他們本來的奴隸依附關係。下層人民會真切地感受到由此帶來的好處,直觀地感受中央朝廷對他們意味著什麼,使他們心甘情願地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來。
這個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傳奇,而是真切地表明一種民族政策,這種政策不僅僅是在西南蠻族,也將在西北各地推行下去。這套曲子,正是要把這樣的民族政策做到廣為人知。
開這些娛樂公司,徐平最在意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藉此占領意識形態的陣地,並引導社會的輿論。能夠做到這一點,初期由三司補貼也毫無問題。
看了柳三變呈上來的套曲目錄,徐平仔細考慮這些故事節點,以及這故事可能會傳遞出來的信息。至於用的哪一宮哪一調,徐平不懂,也沒有興趣研究。
可惜柳三變沒有田況的悟性,不住地向徐平介紹著從哪一曲到哪一曲,為什麼這麼銜接,曲調的變化,由此帶來的音樂上的美感。徐平對這些猶如牛嚼牡丹,只能隨口敷衍。
故事還是從徐平第一次見到劉小妹的那一刻開始,曲詞是由柳三變所寫,雖然他號稱多用世俗俚語,但在徐平眼裡還是太文雅了些,不夠通俗易懂。沒辦法,除了他也沒有合適的人才了。瓦子裡的藝人也能寫詞,但那不是通俗易懂的問題,而是太過低俗露骨,難登大雅之堂。面對著市井小民可以滿篇粗話,不住地拿男女之事調侃,舞台上卻不能這樣做。三司開的公司里如果演出這種節目,捅上朝堂只怕會滿朝譁然。
說三分和講劉小妹故事的套曲,便是徐平定的今年的壓軸曲目,要撐起三司的新產業來。只要做到這些故事中蘊含的思想被廣為接受,公司不賠錢,便就足夠成功。
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
這是大宋第一組民間世俗套曲,也是舞台上演出的第一齣戲,當陳小娘子在台上咿咿呀呀唱起自己的身世,便就鬨動了汴梁城。戲好不好還在其次,這種藝術形式是前所未見的,精緻包裝的故事,配上優美的唱詞,加上千嬌百媚唱曲的小娘子,一下子就吸引了京城百姓。就連一直對徐平在三司搞的這些不以為然的人,都對這套曲子起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