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龐籍為川峽四路都轉運使,專門調運錢糧,在四路轉運使之上,駐興元府。同時移廣南西路蔗糖務三萬戶入川,新開一蔗糖務,歸都轉運使司管轄。徐平在邕州大規模種甘蔗之前,天下的甘蔗主要產在西川和兩浙的明州一帶,到如今海貿興盛,明州已經不種甘蔗,西川還是種的。在這裡新開一蔗糖務,用有組織的人戶強化地方是一目的,而更重要的是,徐平需要跟蕃胡貿易的硬通貨。紙幣早已經通行於宋境,對外貿易這個時候還是不行的,必須用他們緊缺的貨物。茶和絹是傳統的貿易物資,但過多輸出,難免引起價格下降,這時再加入白糖,可以極大的擴大貿易額,特別是從吐蕃和羌人那裡換來急需的馬匹。
秦鳳路人口稀少,曠土極多,徐平要求從內地移民實邊。
向邊疆移民,特別是在這個年代,移農民是非常艱難的。徐平的要求,是直接從三司屬下的公司、銀行、商鋪和營田務抽調,包括下面做事的人,還有管理的官吏,統一抽調三分之一。總之如果有需要,就在秦鳳路重新把這些公司場務建起來,在西北別建一個工商業中心。三司屬下的這些結構,本來就是半軍事化管理,其嚴格程度,還超過大部分的廂軍,為的就是有這樣用到的一天。
場務商鋪的人本來就有組織有紀律,遷移之前就可以進行編組,形成建制。以完整的建制向西北遷移,路上只要供應糧草,比跋扈的禁軍更好管理。
三司屬下這麼多官辦場務,方方面面的人加起來,已經近百萬。按照徐平的要求,此次一下就將抽出近二十萬戶,遺下的空缺,各地就近招募填補。此時的公司商鋪已經跟剛辦的時候不同了,生活穩定待遇好,月月錢糧按時發放,從不拖欠,幾乎是天下最好的僱主。一旦有缺,有的人是人應募,根本就不愁缺人。抽調三分之一雖然會有一時影響,但不會傷筋動骨,對人員培訓一番就能運作如常了。而且這麼多人也不可能一起走,那樣路上的地方無法負擔,只能分成幾批,徐平要求一年之內全部遷完。
人是一切的基礎,只要有了人,就不怕沒有糧,沒有兵。在初期調運的困難可能大一點,利用一年的時間在鳳翔府和秦州屯積,以三司大加強了的運力,可以支撐。
同時,徐平辟郭咨和王拱辰兩人為秦州路隨軍轉運使,郭咨駐鳳翔府,王拱辰則駐秦州,一個管後方的工商業和商鋪,另一個管前線的屯田。這是他們的老差使,做起來輕車熟路。工商業負責提供跟蕃胡貿易的硬通貨和軍務物資,營口務負責提供糧米馬匹。
最後,徐平要求開封府配合徵調一批勾欄瓦子裡的民間藝人隨軍,進行宣傳和提供娛樂。這件事情夏竦搶先了一步,不過他找的是隨軍女妓,跟徐平找的人並不衝突。
田況和柳三變則被徐平辟入幕府,跟隨大軍行動,管理這些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