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對大官僚大地主並沒有想像中軟弱,但中等戶是天下根本,動了他們的利益,阻力便出乎想像的大。官員對方田的反對,不是因為他們處於什麼階級,從階級利益出發來反對的。按階級屁股反對的自然是有,但卻不是主流。最重要的,是在執行過程中沒有為百姓設身處地想,只求查出大量隱田來,從而引起了大量百姓戶等的上升。
科配、和買、差役,這些民間負擔的大頭,都依附在戶等制上麵攤到百姓身上。戶等一升,一個小康之家,可能就會在幾年之內一無所有,阻力怎麼可能不大。
所以方田均稅,必然是伴隨著差役法的改變,伴隨著科配、和買的取消。沒有這些配套措施,方田均稅是推行不下去的,這也不是打擊豪強地主的辦法。
徐平在京東路開始方田,首先就是取消那裡的科配、和買,改變差役法。他沒有採用歷史上王安石的募役法,因為違反了政治原則。如果原來的差役改為募役,與百姓接觸最緊密的衙前、里正這些所謂重役,執行者就成了政權內部的人,沒有了緩衝。百姓對政策和施政有了不滿,不會因為來執行的是公吏,就把怨恨從政權身上摘出來的。
募役法下,公吏和衙役也是政權雇的人,你雇的人當然責任在你。所以這些最基層的辦事人員,最好是讓治下百姓輪差。大家都知道政策是什麼,執行出問題不怨政權。
這個道理,就跟徐平前世政府喜歡用臨時工一樣。徐平前世在農村跑來跑去,跟他一起做這些事情的最多就是臨時工,他深有體會。一起做事的臨時工做著最多的事,擔著最重的責任,偏偏工資少,待遇差,心中多有不滿。甚至很多臨時工,根本就不關心事情做得怎麼樣,只想著不丟掉工作,怎麼儘可能地為自己撈點好處。這種狀態,工作也難做好。
臨時工是政府雇來,政策執行中出了問題,政府推出來背鍋,自己的責任是無論如何也摘不掉的。想推御責任,只會讓人民嘲笑,這不是糊弄傻子嗎。基層的辦事人員,最好就是一竿子捅到底,不要給基層官吏選擇的權力。選舉容易被操縱,不可靠,所以就是用最簡單的辦法,或者從中上等戶,或者從中下等戶,按著時間輪流來做。
政權不是屬於哪一個人,也不是屬於哪一群人的,而是屬於天下人的。各個職位不是排排坐分果果,大家各自撈好處的,不然就容易失人心。輪差之下,可以發工錢,但基層的辦事人員,卻不是政權雇來的,由百姓自己監督。執行出了問題,不要賴政策不好,不要賴官府,誰把利益截流了找誰去。
取消了科配、和買,衙前、里正這些重役負擔的大頭也就去了。單純的賦稅,並不會讓百姓傾家蕩產。再配合發工錢的輪差法,方田均稅最大的阻力也就消失了。
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