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宰執們聯手封死了趙禎手詔發出來的可能。前些日子因為一個小黃門持手詔到市面上和買食物,都被執行了杖刑,這麼嚴厲以前很少見到。皇宮採買,必須經過殿中省,中書同意,這是制度。只是以前給皇帝留面子,執行得並不嚴格,這個時候一點口子都不敢開。出巡在外,必須斷絕一切意外,防止宮中內侍假傳手詔鬧出事來。
制度執行比在開封府嚴格,趙禎本人也能理解,並沒有表示異議。不過一些小的政務趙禎就放手了,約束太過,皇帝的參政積極性也不高。相應的,軍權是皇帝的,特別是忠佐司這個培養將校的新衙門,宰執們很少過問,基本是趙禎一手操辦。
大名府的外城很大,城牆之內依然有大片空地。忠佐司便就在皇城的東安門外圈了一片空地,作為自己的營地,約在皇城北面的禁軍大營二里之外。
出了皇城北門靖武門,幾人騎馬轉向東行,不多時便就到了忠武司營地之外。
依著徐平的建議,最好在這裡建營房,弄出正式軍營的樣子。等到忠佐司離去,這些營房可以轉給地方官府,向外出租補貼收入,或者轉為學院。這是徐平在西北的辦法,軍人的空閒時間多,自己建房,算是給地方的好處。趙禎不同意,堅決按照行軍之制,全部帳篷紮營。用他的話講,就是軍人隨時適應打仗的環境,一切從實戰出發。
這種分岐很難說誰對誰錯,趙禎是皇帝,這種事情他說了算。清理了散亂民宅和菜地之後,忠佐司便就把這裡變成了一座大軍營,比旁邊的禁軍大營還正規。
忠佐司的費用,三司是有撥款的,不過趙禎從自己的內庫里,按照此數又加一倍。本來忠佐司就是比照上四軍發俸,如此相當於雙俸,待遇優厚得嚇人。
徐平實在看不過去,與一眾宰執聯合上奏,讓把三司撥來的錢全用到選上來的將校的吃穿用度上,內庫撥過來的作為俸錢。不如此,從忠佐司出去,大多數人做了軍官,俸祿還不如在忠佐司做小兵多,會讓出去的將佐心懷不滿。吃好穿好住好,在皇帝身邊沒人說出什麼,拿的錢多也沒人說什麼,但出去做官還不如小兵錢多,積極性從哪裡來?
通稟之後,徐平與幾位宰執到了軍營後面,一片巨大的空地。這裡不是校場,校場在另一邊,離著城牆不遠。趙禎在大名府無聊,選進來校佐的學習,他也喜歡在一邊看,這片空地便就是一個大教室。
趙禎在一棵大楊樹下正襟端坐,身後立著兩個衛士,甚是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