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笑道:「尋常也就算了,天子臨雍時若是能獲得前三,自然好處不斐。」
唐慎一怔,定定地看著王溱,驚道:「師兄?!」
唐慎少有這種錯愕的模樣,雙眼瞪得滾圓。王溱來了興致,他用白扇輕輕挑起唐慎的下巴,聲音輕柔,微笑道:「小師弟,你能獲得前三麼?」
十日後,六月初一,國子監的館課考試開始了。
數百位學子端坐於講堂中,打開這次的館課考題,神情舉止比過往每一次的館課更為嚴肅鄭重。唐慎坐在正意堂的中間座位上,他翻開八股制藝的題目,這題目上寫的是「天之高也」。
《孟子·離婁》:「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意思是雖然天高地闊,星辰浩瀚無邊,但是只要能推算出其中的規律,哪怕是千年之後的節日也能按照規律推算出來。
唐慎愁眉緊鎖。
這道題看似簡單,說的就是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只要找到規律,按照事物的規則去做事,就一定會成功。這是《孟子》中常見的講究哲理的一句話。以「天之高也」為題目,可以從「事物萬象複雜」上切題,也可以追根究底,從本質的「萬物規律」上入題。前者會更加保險,後者題目太大,很容易寫偏甚至寫錯。
然而……他這次一定要獲得前三名!
唐慎心一橫,提筆寫下:「欲求造化之大,必盡倫理之妙。凡八卦盡為極,凡萬物必生一……」
花了整整一個時辰的功夫寫完一篇制藝,唐慎檢查沒有錯字後,工工整整地謄抄到了考卷上。然後他翻開試帖詩的題目。
國子監每月的館課只考校兩道題,一道制藝題,一道試帖詩題。
這次的試帖詩題目是「星斗分明」。這句話原句是「星斗分明在身畔」,是前朝一位詩人寫的登山觀星詩。
登山,觀星……
唐慎凝眉思索,足足小半個時辰後,他在草稿紙上寫下第一句詩:「風起連山絮,影入星月痕。」
這句詩其實是個倒裝句,講的是連綿的山脈起了風,吹起山上的樹葉。星辰與月亮的影子沒入山的倒影中,不見了痕跡。然而剛寫完,唐慎靜靜地看著這句詩,默默不語。
國子監共有五百六十一個學生,其中超過四十歲的有兩人,超過三十歲的有七十六人。這些人經歷多年科考,八股制藝每個人都寫得極妙。國子監中有兩個出了名的人物,一個叫劉放,今年三十二歲,他的八股制藝曾經被林祭酒評為同窗之最;還有一個就是唐慎的好友梅勝澤,他的試帖詩寫得登峰造極,才華橫溢。
這兩人幾乎板上釘釘地能拿下館課的前三名,如此就只剩下一個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