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傅渭就辭過一次官,那時趙輔極力挽留,所以傅渭就從一朝左相變成了翰林院承旨。這一次傅渭再辭官,趙輔依舊挽留,但傅渭道:「臣老了,臣前幾日修完《文循敬集》,出門看天時,忽然覺著天地之大,皓月星空,而臣竟未曾一一看過。陛下,臣真的老了。」
趙輔長嘆一聲,終究沒再挽留:「希如,朕是如此想念你啊!」
傅渭:「臣亦想念陛下!」說這話時,傅渭眼眶濕潤,竟然真的落下了一淚。
等出了垂拱殿,傅渭擦了擦眼睛,他望著皇宮上方那被禁錮住的天空。往事歷歷浮現於眼前,只見年輕時天下四儒盛名傳世,他喜好作畫玩樂,自稱雕蟲齋主,那時天下間有個人名叫鍾巍,哪怕是傅渭這般不著調的性子都對鍾泰生心悅誠服。
待到先帝駕崩,趙輔繼位,又是日月變換。
那宦海之上,浮浮沉沉的,是三十多年不知前途、忐忑伶仃的歲月!
如今,他是真的老了。走得不再那麼輕快,身體也不再那麼強壯。可傅渭走出皇宮時,每一步都覺得輕鬆極了。越走到後頭,他甚至走得越快,邁出皇宮的那一步,傅渭仰天長笑,他對書童說:「回府!」
溫書童子不明所以,傅渭又說道:「走吧,回昌州,回早就該去的地方!」
昌州,正是傅希如的故鄉。
作者有話要說:自家老王:縱情酒色非君子所為也,然我不是君子!
小唐郎:……………………你走!
第141章
吏部的批文很快下來, 傅希如辭官回鄉。
在盛京又待了一個月, 傅渭與幾位老友聚了聚, 自覺沒了遺憾,才收拾東西,離開盛京。
「只可惜我那兩個學生如今還在幽州, 未曾回來。」
王詮笑道:「待你回了昌州,子豐回來還能不去探望你?可便放心地去吧,你可是好了, 無官一身輕, 真正可以遊山玩水,做個雕蟲齋主了。」
這話說得也沒錯, 昌州就在北直隸,與盛京很近, 王溱、唐慎要想去看傅渭並不是難事。
然而傅渭嘴上說要回昌州,卻沒有真的立刻回去。
離開盛京後, 他順著大運河一路向南,遍訪名山,遊覽群河, 與幾位隱居山林的文壇大家把酒言歡。待到四月, 他來到了姑蘇。
姑蘇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一上岸,傅渭便感慨道:「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只見這大大小小的水渠溝壑,如同密網橫織出的, 可不正是一座恢弘又窈窕的姑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