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一聲長嘆,眼前仿佛又浮現出那悲慘的一幕:如林的官兵手執長戈蜂擁而至,幾百名老少僧眾像牲口一樣被驅到大雄寶殿內,一陣沖天的火光淹沒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老僧還清晰地記得,當時自己正在凌岩峰上採藥,目睹了這發生的一切慘劇。作為全寺惟一的倖存者,後來遠走他鄉,隱居於荒山野嶺,朝夕與山林泉石為伴。屈指算來,已一百餘年了。李家堡距離靜慧寺八九里山路,他們走到村口時,已繁星滿天。老僧凝視著夜空下的深塹高牆,不禁百感交集:一百多年了,山鄉依舊,但自己已是“銀須華發”了,總算又回到了故里!李家堡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大莊院,依山建在一個山凹里,周圍四個山頭相擁,只有一面開闊,周遭築有三丈來高的寨牆,二丈來寬的護城河環牆而過,儼然一座大城堡。的確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這種塢堡在南北朝時期的北方相當普遍。由於長期混戰、攻伐頻繁,百姓們紛紛依附於高門大戶建堡自保,小者幾百戶,多者上千戶,堡主往往是同族或當地的豪強鄉坤,堡中人家多是聚族而居。相鄰塢堡又多聯姻結盟,以求互助。
在年輕樵夫的引領下,他們過了護村橋,進入山村。此時正是掌燈時分,石板鋪就的村路兩旁散落著低矮的茅草屋,從簡陋的房門裡漏出的一條條昏暗的光線,照著腳下坎坷的小道。左右拐了幾個彎,來到一個不大的院落前,行至院內,小伙子放下柴擔,興奮地喊道:“爹,來客人啦。”
“誰來了,三虎?”
隨著聲音,從屋裡走出一位鬢髮斑白、腰背微駝的老漢。來到老僧跟前端詳了一下,和氣地道:“啊,是位長老呀,請進來吧!”
剛一坐下,老僧便道:“老衲今天一來為化齋借宿,二來是為尋親。我有一侄名喚李來貴,就住在這個村上,算起來有許多餘年了。”
老漢先是一怔,繼而又面帶敬慕之色道:“活神仙!活神仙哪!不然怎麼還記得我百年前的老祖上呢?您老人家怕是已有百餘高齡了吧!”
“阿彌陀佛!”老僧雙手合十道:“聚散隨緣!今日在山上偶遇三虎,直覺告訴我此乃吾李家之根,果不其然。今日來此老宅,特地來探視家族中人。現在朝廷乃隋國公楊堅主政,已經放開了禁令,大興佛事。想必不久靜慧寺院就要重建了,阿彌陀佛!”
聽罷,老漢和三虎撲通就跪將下來,“晚輩李成、李三虎給老祖宗請安。”
原來這位老僧就是前朝名僧——一名法師。他自幼生長在李家堡,七歲時因家貧被父母舍到寺中做了個小沙彌,從此與家裡少有往來。他聰穎好學,悟性極高,且一心向佛,終日潛心修煉,成為主持長老的得意弟子。後雖隱居深山,但仍和其他逃亡僧尼一起繼續苦苦修行,成為法力深厚的世外高僧。他所修煉的禪功,已達登峰造極,能夠延年益壽也就不足為怪了。多少年來,他一直有個心愿,就是要重修靜慧寺,前幾日得知大周朝的隋國公大崇釋氏,意欲恢復天下所廢寺院,才從秦嶺大山中匆匆趕回故土,沒曾想,一回來就遇到了自己的後嗣,這豈不是天緣!佛教當興,天下將一統。一名法師預料今後天下將從大亂走向大治,從分裂走向統一。然萬里錦繡江山,到底誰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