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父親楊忠當即表示不能去,親近小九等於明示與眾勛臣為敵,因為此人的行徑已引起不少老臣的厭惡,夫人的意見亦是如此,只是如何化解這一難題,著實讓人頗費思量。怎樣才能既不引起小九的不滿,又能順利推掉邀請呢?“你不是說你有個太學同學在宮裡很得勢嗎?”夫人的一句話提醒了楊堅:“對,找鄭譯去。”
楊堅從心裡不喜歡這個老同學,他不但學業疏陋,而且品行不端,是個見利忘義之徒。雖然如此,但畢竟同窗三載,而且鄭譯對楊堅佩服得五體投地。“對,讓鄭譯去為我消這個災!”
楊堅派家人持書信把鄭譯請到家中,鄭譯本有意結交楊堅,所以樂意前來。這時,楊堅已裝扮得七分病態,他拉著鄭譯的手,先敘舊情,又談現在的苦悶,最後說:
“我實在只是個書呆子。小宮伯尚且力不從心,常恐有負聖意,有負丞相大人的栽培,哪堪重任呢?你看看我這樣子,唉!三天五日便生一場病,可不巧,今天又接到了小九公的請諫。我這個樣子,怎麼去得了呢?還請老同學您百忙中為我在小九公面前多謝美意,請他多多包涵。病癒後,楊堅當登門謝罪。”
說畢令家人端上八錠裸金。
“還請老同學代我多多周旋,楊堅感激不盡。”
“客氣!客氣!老同學相托,我力當效勞。好在我同小九公交往甚厚,這話我一定帶到。”這一次僥倖過關,楊堅有種劫後餘生之感。但接踵而至的人禍,幾乎使他措手不及。
不知是哪個陰險之徒,向宇文護進言,說楊堅面藏反相。僅這一句話就可置楊堅於死地,那時節,殺人放火猶可赦免,惟有反叛一罪,殺無赦!沒有反叛,有反相亦是必死無疑。可怕的是宇文護又將此事稟明了皇上。明帝也是將信將疑,於是暗中派人給楊堅相面。說來也是天佑楊堅,這兩個相面術士都認識楊堅,也曾給楊堅相過面。一個是名滿京城的來和,一個是北齊國的名士張賓。兩人相面後都向明帝和宇文護說明道:“此人雖面目清奇,但無大貴之相,也不存反相,將來最多官至大將軍,不必太慮。”其實他們中只要一人稍有微詞,楊堅頃刻間便會人頭落地。後來來和兩人又暗見楊堅,告之一切,楊堅自然感激不盡。
“大恩不言謝,將來楊某若有出頭之日,一定要重謝二位的再生之恩!”從此以後,楊家上下無不為楊堅捏把汗,不知何時便會禍從天降。獨孤夫人整日焚香禱告,求佛保佑。
時過不久,明帝被宇文護派人鴆殺,兇手是小九。但宇文護賊喊捉賊,下令徹底追查,嚴懲兇手和玩忽職守的宮女、太監和護衛。一批無辜者被殺,成了替死鬼。楊堅身為小伯宮,犯有統領失職之罪,難辭其咎,著令斬首。
消息傳來,全家震驚,楊母當即昏厥過去,楊忠此時亦悲痛欲絕,卻不能出面,如果出面,事情可能會更糟。這時獨孤氏雖也五內俱焚,但情急生智,忽地想起父親的老部下侯伏侯萬壽,當年是父親一手提拔的,雖多年少有走動,但他總不至於不念舊恩吧。再說他現在是宇文護的左右手,他的話份量很重。他雖然投靠了宇文護,但那是情不得已,生活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