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萬壽聽完獨孤伽羅的哭訴,二話沒說,立即吩咐備馬,上馬直奔丞相府,他一路飛馳,進到相府,三步並作兩步,直趨議事廳。宇文護正與幾個下屬商談議事,見侯伏急匆匆趕來,忙問何事,侯伏氣喘吁吁地喝了口茶,急切地道:“我聞護公要斬楊堅,可有此事?”
“我正有此意。”
“我以為不可。現在新君剛立,宜做安撫,若大開殺戒,恐人心不安。我為君想,當下應免去楊堅死罪,讓其感恩戴德,帶罪立功。如此可穩住一大批老臣之心,望丞相三思!”
說完又望了望其他幾人。內中一人名劉昉,與楊堅交厚,見侯伏為楊堅求情,也跟著求情,其他幾人亦一齊緊隨求情。
◎第3節 楊堅承襲父爵隋國公
宇文護見此情景更堅定了除掉楊堅的決心,心下暗想:連我身邊的人都能為他求情,可見此人能量之大,此人絕不能留!但眾人面子又不好駁,何不順水推舟,日後再圖良策。宇文護稍作沉思,忽地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爽然答應道:
“諸君既然一致求情,那就免去死罪,但不做懲罰又難向皇上交代,姑且罰他一百大板。”
行刑時,幾個曾被楊堅幫助過的護衛將棍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只聽“叭叭”的響聲,實際並沒打多重,所以一百大棍下來,並非傷筋動骨,十天以後即可行走如常了。可楊堅在家一呆就是半年多,名為養傷,實為避難。
繼位的周武帝宇文笆,是孝閔帝明帝的皇弟,宇文護繼續把持朝政,權勢日熾。宇文護見到武帝不行君臣之禮,而以家禮相待,朝內朝外,宇文護一手遮天。
這樣,楊忠父子的處境更為艱難了。宇文護故意冷落楊忠,對楊堅更是不信任,楊堅雖已左遷至左小宮伯,但有名無實。
保定三年,楊忠出兵塞北,與突厥合擊北齊,兵鋒所指,捷報頻傳,數日連下齊朝二十餘城,兵臨晉陽城下,北齊朝野震驚,急派大軍馳援晉陽。晉陽乃北齊重鎮。楊忠雖兵微將寡,但戰績輝煌,國人皆翹首以望。武帝對此評價甚高。後宇文護率軍伐齊時,驍勇善戰的楊忠卻只能偏師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