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引起了邱吉爾的強烈興趣。他親自來到前線,慰問將士,並同蒙哥馬利一起觀看了空降師在萊茵河對岸空降的壯觀場景。事後,他不無炫耀地向史達林發去了一封熱情洋溢的電報,稱:“我和蒙哥馬利元帥在一起,在他的司令部,他剛剛下令從以韋塞爾為中心點的廣闊的戰線上發動強渡萊茵河的主攻。這次戰鬥將得到3000門大炮和一個空降軍的支援。預計部隊將於今晚和明天渡過河去,並在對岸建立起橋頭堡陣地。一旦強渡成功,一支格外強大的裝甲預備隊將乘勝追擊。”
強渡萊茵河的行動,並未遇到原先設想的猛烈抵抗。首批渡河部隊在過河時只損失了34個人。這一方面是由於德軍士氣低落,無心戀戰,另一方面是由於蒙哥馬利的欺騙行動產生了作用,德軍對蒙哥馬利的行動感到突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蒙哥馬利,這位精心布置戰鬥的大師,又取得了一次圓滿的勝利。到3月7日,他的幾個集團軍已全部越過了萊茵河,建立了一個寬35英里、縱深20英里的陣地。英第2集團軍傷亡3968人,美軍傷亡2813人,這點損失同建立了一個異常穩固的立足點、俘敵1.6萬人的戰果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蒙哥馬利取得了他在當時條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的勝利,幾乎沒有出什麼差錯地渡過了萊茵河。
在英軍順利地渡過萊茵河的同時,美國人也以壓倒優勢的力量渡過了河。在東面,蘇聯紅軍也正在迫近柏林大門。圍繞著盟軍渡過萊茵河後的行動,盟國之間再次出現糾紛。
根據盟軍原定作戰計劃,渡過萊茵河的行動分為兩步,第一步到達易北河,第二步向柏林推進。這一點,早在1944年9月即已確定。當時,艾森豪曾在寫給蒙哥馬利的信中指出:“柏林顯然是我們的首要目標……”
蒙哥馬利渡河後,按上述計劃,向他的部隊迅速下達了命令:第2集團軍和第9集團軍分別向漢堡和馬格德堡推進,然後準備與美第12集團軍群配合,摧毀魯爾。與此同時,加拿大集團軍將掃蕩荷蘭的殘存占領區,並沿海岸線向易北河衝擊。3月27日6時,蒙哥馬利把他的這一計劃用電報向艾森豪作了匯報。但是,一個意外發生了——艾森豪改變了西線戰事最後階段的整個作戰方針。
3月28日,艾森豪否決了蒙哥馬利的計劃,指示部隊當前行動的第一步仍是包圍魯爾,但不用急於攻取它,因為魯爾是人口稠密的工業區,本地並無食品來源,單靠飢餓就能使它投降,這樣可以減少盟軍的大量傷亡。魯爾合圍完成以後,可以考慮讓布萊德雷穿過德國中部,在易北河同蘇軍會師,而後再分別向北、向南兩個方向突擊進入丹麥和奧地利。德弗斯的第6集團軍群和蒙哥馬利的第21集團軍群則在布萊德雷兩側支援。這就意味著,蒙哥馬利在戰爭的最後一刻將只能擔任一個次要角色,而盟軍的主要目標也將不再指向柏林。
3月28日下午和晚上,艾森豪把他改變後的作戰方針,分別用電報通知了蘇美英三方。
第一封電報是發給史達林的,其目的是藉此交換蘇軍的計劃,以便使盟軍的作戰同蘇軍協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