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聽朱元璋繼續說道:“如果我們不去攻打張士誠的大本營呢?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我們只要維持現狀,不再去搶占張士誠的地盤,張士誠就不會主動地挑起戰爭,這樣,我們的東線就是安全的。北面,元朝的主力部隊被我們的小明王陛下和劉丞相死死地拖住,一時根本不可能南下,所以我們的北面也是安全的。徐壽輝雖然跟我們不是一路,即使他積極地向東擴展,恐怕也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至少在一兩年的時間內,我們的西線也是安全的。弟兄們,可不要小看這一兩年時間啊!有這些時間,我們能搶占多少地盤?我們能增加多少兵馬?而那個張士誠,已經沒有多少發展的空間了,那個徐壽輝,正忙著同西邊的元兵交戰,發展的速度也不會很快,只有我們,發展的餘地最大。等我們發展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強,我們還會怕誰?怕張士誠?怕徐壽輝?就是北邊的元兵主力南下,我們也不怕!”
紅巾軍將領們算是徹底明白過來:現在不是逞勇鬥狠的時候,現在應該力求發展自己。這樣一來,紅巾軍將領們的思想認識便算是統一了,而朱元璋召開軍事會議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當時,朱元璋發展的空間確實很大。可以向南發展,也可以拐向東南向浙東一帶發展。浙東一帶是朱元璋特別想占領的地方,因為那裡盛產糧食,占了浙東,大軍的糧草供應就有了充足的保障。不過,南邊的土地,朱元璋也不想放棄。因為南邊的土地要是被徐壽輝的紅巾軍占了,那即使朱元璋完全擁有了浙東地盤,也會很不安全的。於是,朱元璋就決定,在攻占浙東之前,先把南邊的地盤搶到手。
向南發展的最大後顧之憂,就是那個張士誠。雖然張士誠目前很老實,但朱元璋卻不能完全掉以輕心。他讓周德興依然駐守在鎮江,而讓湯和在常州鎮守,考慮到常州距蘇州比較近,地理位置特殊,朱元璋又把廖永忠的船隊從鎮江開到常州,協助湯和一起監視蘇州的動靜。後顧之憂基本上解除了,朱元璋就開始全力向南發展了。這裡的“南”,指的是今天的皖南,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東南和中南部。當時,徐壽輝“天完”政權的控制範圍,還只達到安徽省的西南部,安慶以東地盤,依然是元軍小股武裝據守。朱元璋就是要趕在徐壽輝之前,把安慶以東蕪湖以南浙江以西和江西以北這一大塊地盤率先搶到手。
朱元璋千方百計地從各處抽調了近6萬兵馬,然後集中在蕪湖一帶。統帥這支大軍的,是朱元璋,以下有徐達、常遇春等大將,鎮守廣德的鄧愈,也被朱元璋調到了身邊。因為在皖南一大塊地盤當中,只有寧國城裡面的元軍最多,所以朱元璋就命令大軍首先集中兵力攻克寧國,然後再分兵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