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1 / 2)

從葬豬的材料看出,在原始農業的基礎上,畜牧業有了顯著的發展。六畜中馬、牛、羊、雞、犬、豕,在父系公社時期都已經發展起來,而且,無論是黃河流域還是長江流域的氏族部落,一般都以養豬為主。考古資料證實了從磁山文化居民開始,就形成了養豬的習慣,積累了養豬的經驗。

到新石器時代中後期,家畜的數量有了明顯的擴大,考古資料便提供了這樣一個比例,在陝縣廟底溝龍山文化氏族部落的26個灰坑中,所出土的家畜骨骼,竟比同地仰韶文化氏族部落的168個灰坑中所出土的總和還要多。在邯鄲澗溝,一個大土坑中就發現21個豬的骨骼,這個比例數字的變化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家畜飼養業的發展。

從宗教的角度而論,黃河流域的史前居民,從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後,便普遍興起了用豬或其它少數家畜作祭祀的習俗。可以說,這種祭祀形式也帶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地域性。

從葬豬的現象來看,墓葬中以葬豬下顎骨為主,灰坑中以埋葬整豬為主,而又以幼豬居多。墓中的豬下顎骨,是人們食用完了豬身上的可食部分,剩下的象徵性的豬的個體;而埋葬整豬則不然,將活豬捆綁,在墓中利用陶片鋪墊或擺成一定的姿勢,所有這些做法,無不反映出是在一種特殊的信念支配下進行的活動。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人們對動物的崇拜,另一方面也帶有一定的祭祀因素。

在原始社會氏族墓地或遺址中,用豬隨葬和專門為豬設立埋葬坑,表明這種宗教意識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應該說,對豬神的崇拜,也是原始社會宗教信仰中拜物教的一種形式。這種宗教習俗在中國民族志的材料中也有很多的實例。

在雲南永定納西族人民中,把平時吃剩下的豬下鄂骨掛在室內的牆上①,以表深情。在佧佤族的宗教信仰中,曾流行著一種"剽牛"的習俗。凡是重大的節日,需要祭祀的時侯,都要"剽牛"。"剽牛"之後,主人再把牛頭懸掛在屋外的牆上②。

這種習俗,除含有使自己家中獲得豐收、人財牲畜興旺、免除千災百禍的企望外,同時也有祭祀祖先和殺牲送鬼的意義。例如,分布在中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察隅一帶的僜人,他們認為送小鬼要殺雞,送中鬼要殺豬,送大鬼要殺牛,這樣才能求得吉祥,免去災禍③。

在我們所了解的祭祀活動中,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崇敬神靈並祈求神靈的保佑。磁山文化遺址中埋葬的家畜,多見於在糧食堆積之下,顯然祭品與糧食有著一定的關係,可能是祈求糧食豐收的一種祭祀方式。

最新小说: 北冥有鱼【探案】 渴肤 了不起的关系 黑心小白兔渣了偏执魔尊 霸总O和金丝雀A 今夜你是谁的爱人 诱桃 你敢给我算一个试试 秋天来临时 下雪时,我们会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