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他的慘叫,看著他痛苦的面容,圍觀群眾卻覺得痛快不已。
「活該!」
「天殺的妖怪!殺了那麼多人!」
「死一次真是便宜他了,就該千刀萬剮!」
……
畫妖越慘,百姓們越高興,之前因為畫妖而升起的那股恐慌,漸漸消散了。
而這,正是景桓帝想要達到的效果。
畫妖死之後,身形消散無蹤,與此同時,他的本體畫卷,上面的美人也變得黯淡無光了。
隨後,一把火將畫卷點燃,至此,畫妖徹底湮滅了。
真兇畫妖處死後,一個問題擺在了景桓帝面前。
之前他頒下諭旨,誰抓獲真兇,就立誰為太子。
他這麼做,也是存了考驗幾個兒子的心思,同時,又給京兆尹、大理寺、刑部等司法部門都下了嚴令,定要儘快抓獲真兇,不能真的被幾位皇子搶在前頭。
其實就是變相地拒絕立太子。
但如今,一眾兒子裡真的有人做到了,君無戲言,他若是不立五子為太子,那豈不是自打嘴巴?
無奈,景桓帝只得立了蕭玦為太子。
不過麼,太子能立,也能廢。
當蕭玦成為太子,景桓帝與蕭玦,就不再是父子,而是對手了。
景桓帝時刻想把蕭玦的太子之位廢掉,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將各種難題交給了蕭玦,比如整頓貪污成風的江南吏治啊,到徵稅困難的地方去收糧啊,去民風剽悍的地方賑災啊之類的。
可謂是極力想將蕭玦打壓下去。
當然,對外,他說這是對太子的歷練。
但是令景桓帝吐血的是,蕭玦每一項任務都完成的很好,甚至是超額完成,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還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愛戴。
每到一處,蕭玦的美名就傳播到一處。
到後來,相較於皇帝,百姓反而對蕭玦這個太子更加擁戴,希望他早日登上皇位。
錯失了太子之位的其餘皇子,也時刻都想著把蕭玦拉下來自己上位,當得知蕭玦獲得了各地百姓的愛戴後,立刻就讓人散布謠言,說世人只知太子而不知皇帝,總之就是影射太子有不臣之心。
如此一來,景桓帝對蕭玦更是忌憚。
還伴隨著恐慌。
因為他感到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時常精神不濟,體虛乏力,身體每況愈下,甚至無法寵幸妃嬪。
景桓帝在焦慮和恐慌中,脾氣越來越暴躁,動輒砸東西殺人,宮內的氣氛越來越低沉緊張,眾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哪裡惹著那位喜怒不定的帝王了。
這時,四皇子向景桓帝引薦了一個人,那人乃是一名術士,姓張,自稱之前隱居深山大川,潛心修煉煉丹之術,如今終於有所成,於是出山前來報效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