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釋迦牟尼向一些著名的婆羅門學者求教,依照他們的說法,做了一名苦行僧,並進行了長達6年的極端艱苦的修行。由於營養不良和過度勞累,某一天夜裡,他突然暈倒。醒來後,他意識到這樣並不能超出生死,永遠脫離輪迴。
他慢慢走進尼連禪河,用冰冷的河水洗淨了身上多年的積垢,又吃了牧女善生送給他的乳粥,身體和精神都得到恢復。他離開了尼連禪河,向婆羅捺斯走去。在離開了這座城市不遠的伽耶(後稱佛加伽耶),看見一棵菩提樹,於是他在地上鋪上了吉祥草,面向東方,盤膝而坐,對天發誓:“如果我不能徹底覺悟,寧可粉身碎骨,也絕不從這個座位上起來!”這樣,他在菩提樹下冥思苦想著解脫世間痛苦的答案。
經過49天的冥思苦想,在他35歲那年的2月8日夜間,當一顆明亮的星星從東方升起來的時候,他突然想通了,大徹大悟,創立了佛教。後來,他就到各地去傳教,招收信徒,希望大家相信他說的一切,並且照著去做。佛教就這樣產生了。作為佛教的創始人,悉達多被他的弟子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釋迦牟尼把佛教解釋為“四諦”,“諦”的意思是真理,四諦也就是四個“真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指人間的生、老、病、死,有所求而不得的都是苦;集諦是說苦的原因,在於人的慾念,有慾念達不到目的就是痛苦。在慾念支配下的行動就是“造業”,就會陷入生死輪迴的苦海;滅諦是佛教追求的目的。就是徹悟產生苦的原因,達到一種“涅盤”的境地,即“不生不滅”的境界;道諦是達到“涅盤”的途徑,就是修道。這樣,人們通過修行、斷惑、涅盤,成為阿羅漢(意為“不生”),再不墮入輪迴。
教義創立後,釋迦牟尼開始了他的傳教生活,先後在婆羅捺斯的鹿野苑、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衛城的園舍等處說法。由於佛教以“眾生平等”為號召,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廣泛的擁護。
最早皈依佛教的是兩個名叫提謂和婆利迦的商人,接著,曾與釋迦尼在尼連禪河畔苦修的5個人也成了他的信徒。後來,一些婆羅門教的祭司、釋迦牟尼的姨母和兒子都成了他的信徒。在傳教的第一年中,他就擁有了信徒1000多人。後來人數更多,其中既有國王、貴族和富豪,也有處於社會底層的貧苦百姓。
信仰佛教而出家修行的男子稱為芯芻(或譯稱比丘,意為“乞士”,兼有乞法和乞食兩種意義);女子稱為芻尼(或譯稱比丘尼)。在家修行的男子稱為波奈迦,意為“清男”,女子稱為波斯迦,合稱“四”。出家後信徒組成社團,社團稱為僧伽。參加社團的人不得擁有私產,而靠布施生活。社團並訂有戒律,其中團員有宣揚佛教的義務。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釋迦牟尼快要80歲了,他給幾個弟子講道來到一條河邊,然後就到河裡洗了個澡。洗完澡後,弟子們在幾棵婆羅樹之間架起了一張繩慶,釋迦牟尼側身而臥,枕著右手,對弟子們說,我老了,馬上就要死了,我死之後你們不要因為失去導師而自暴自棄,而要以佛為指導,努力前進。說完,他就逝世了。以後,人們為了懷念他對弟子的苦心教導,就在寺廟裡塑造了釋迦牟尼的臥像,並把釋迦牟尼誕生的那天(農曆4月8日)稱作“浴佛節”,把他修道的那天(農曆12月8日)稱為“臘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