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都是工匠、商人、作坊主等城市居民,對他們來說海外貿易的停頓,就意味著破產和陷入貧困。因此,他們都積極主張再次開戰,並且強烈支持梭倫。在梭倫的努力下,禁令廢除,戰事再起。公元前600年左右,年約30歲的梭倫被任命為指揮官,統帥部隊,一舉奪回了薩拉米斯島。
薩拉米斯的勝利,展現了梭倫出色的軍事才能,使他聲望大增。公元前594年,在下層平民的強大壓力下,氏族貴族被迫同意由梭倫擔任雅典的首席執政官。
擔任首席執政官後,梭倫立即實施了一系列改革,頒布多項法令,向氏族貴族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在當時的雅典,氏族貴族利用他們所掌握的政權,殘酷剝削廣大的下層平民。廣大農民為生活所迫只得以土地作抵押向貴族借債,如果農民借了貴族的債還不清,貴族就在借債者的土地上豎起一塊債務碑石,借債者就會淪為“六一農”,他們為貴族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交給貴族財主,自己只有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夠繳納利息,貴族便有權在一年後把欠債的農民及其妻子、兒女變賣為奴,並把他們賣到異邦。
梭倫廢除了“六一農”的制度,將抵押了的土地歸還原主,豎在地里的柱子被拔去了,由於欠債而淪為奴隸的雅典人又回到了自己家中。這一改革使貴族後裔和古老的氏族貴族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更有意義的是梭倫確立的國家制度的改革。根據梭倫的法令,雅典的全體公民將按財產的多少劃分為四個等級,不同等級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誰的財產多,誰的等級就高,誰就享有高的政治權利。第一、二等公民可擔任包括執政官在內的最高官職,第三等只能擔任低級官職,第四等級不能擔任任何官職。
這一制度並未實現公民之間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著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享受不到過去那麼多政治權利了,而新興的工商農奴主可憑藉自己的私有財產,躋身於城邦政權。這就打破了貴族依據世襲特權壟斷官職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奴隸主開闢了取得政治權利的途徑。
梭倫為了限制和削弱貴族會議的權力,又恢復公民會議作為最高權力機關。公民會議決定城邦大事,選舉執政官。此外,又成立兩個新機構:400人會議和公民陪審法庭。
梭倫還採取了其他一系列辦法來發展農牧生產和獎勵工商業,振興雅典。梭倫規定:獎勵植樹造林、開鑿水井;打死一隻危害家畜的狼可得相當於5隻羊的獎勵;如果父親沒有教會兒子一門謀生的手藝,就不得強迫兒子贍養他;外來移民中,熟練的工匠可以優先取得雅典公民權。
梭倫還改革了幣制。為鼓勵雅典人的國家榮譽感,他還規定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優勝的人可以得到一筆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