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2 / 2)

第36章 文藝復興時期(4)

本來莫爾可以一帆風順地在仕途上走下去,但他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當時,英國處於亨利八世的統治之下,王室貪得無厭,對外侵略擴張,官員欺上瞞下,貪污腐敗成風,貴族和大商人勾結政府,欺壓百姓。當時貴族和大商人為了養羊獲取高額利潤,將成千上萬的農民趕走,霸占他們的土地。被驅趕的老百姓到處流浪,不是被餓死,就是淪為強盜。莫爾對社會現狀極為不滿,於是就寫了《烏托邦》一書來諷刺黑暗的現實和寄託自己的理想。

《烏托邦》一書的全名,叫做《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烏托邦”一詞,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沒有的地方”,中文譯為“空想”。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採用遊記對話的文學體裁,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闡述了自己的社會觀點和改造社會的設想。

這本書採用了莫爾和一個水手對話的形式,講述水手在奇異的島國——烏托邦的生動有趣的見聞。

烏托邦是個大島嶼,全島有54個城市,每個城市分4個區。在這裡,一切土地、房屋、生產工具都歸所有居民共有。

烏托邦男女平等,婦女有受教育權、婚姻自主,和男子一樣參加社會勞動,享有和男子一樣的政治權力。在烏托邦,農業受到高度重視,小島居民不分男女都從事農業生產,一天工作六小時,其餘時間自由安排。在這裡,沒有墮落場所,沒有不法之徒。

烏托邦的人勤奮敬業,生活儉樸,遵守法令,樂於助人,鄙視遊手好閒和奢侈腐化。烏托邦禁止嫖賭、飲酒、欺騙、陰謀、虐待等惡行。烏托邦沒有貨幣,沒有商品,人們視金銀如糞土,一般污穢的東西才用金銀製作。比如便池、鐐銬、刑具,以及違法之徒的飾物,全都是用金銀打造的。

烏托邦的官員由公民選舉,陰謀詭計在這裡難以得逞。法律雖然不多,但十分有效,道德受到應得的尊重。

烏托邦強調教育和科學文化的發展。兒童都要學習,成年人在業餘時間也要參加學習和從事研究活動,並且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有一天,島上來了三個訪問團,由三位尊貴的使節與一百多位奴僕組成。三位使節衣著華麗、穿金戴銀,奴僕們衣著粗陋。當他們見到島上居民們後,居民們熱情招待了那一百多個奴僕,對三位真正的代表卻露出瞧不起的神色。一個小孩好奇地問母親:“媽媽,那三個傻瓜怎麼喜歡玩珍珠和寶石呢?你看他們戴著那麼細的金鍊,他們犯了什麼罪?他們弄斷金鍊逃了怎麼辦?”

最新小说: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