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1 / 2)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這部小說寫了一個叫冉阿讓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幾次越獄,被抓回來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結果為了一塊麵包坐了19年的牢。

長期非人的牢獄生活給冉阿讓鑄就了一副鐵石心腸,他一出獄便帶著報復社會的心理。這時,一個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決心行善積德,做一個好人。

後來,他化名馬德蘭,經營工商業,興辦福利,救濟窮人,被推選為蒙特洛伊市長。但又因救助無辜者而暴露了過去的身份,被再次下獄。

同時小說又寫了一個名叫芳汀的貧苦而又誠實的姑娘,被人誘騙到手後淪落到社會底層,偽善而殘忍的資產階級道德和法律剝奪了她工作和生存的權利,最後被迫出賣肉體。她的私生女在寄養人那裡遭受非人待遇,被越獄的冉阿讓救出並帶走了,幾年後,長成美麗的姑娘珂賽特。最後,冉阿讓在珂賽特夫婦倆的撫慰中閉上了眼睛,離開了這個悲慘的世界。

《悲慘世界》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

同時,《悲慘世界》也標誌著法國文學由浪漫主義向批判現實主義的過渡,它的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無愧於藝術明珠的讚譽。

1885年5月22日,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這位偉大的詩人舉行了前所未有的隆重國葬。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

觸摸雷電的人

在夏日的雷雨之夜,當耀眼的白光撕破長空之際,我們仿佛會看到一位與雷電結下難捨之情的天才人物正在向我們走來,他不是別人,正是解開雷電之謎的偉大科學家——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1706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一個手工業者家庭。他幼年時家裡很窮,只上過兩年學,12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他非常勤奮,或者向親朋借書,或自己攢錢買書,靠刻苦自覺,他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1726年秋,富蘭克林回到費城,這時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術,開始獨立經營印刷所,印刷和發行《賓夕尼亞報》,親自撰寫文章,內容以藝術、科學為主。1727年秋,他和幾個青年在費城創辦了“共讀社”,組織了小型圖書館,幫助工人、手工業者和小職員進行自學,每星期五晚上,討論有關哲學、政治和自然科學等問題。

最新小说: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