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2 / 2)

1891年,駐坦噶尼喀的德國專員向姆克瓦瓦下達了最後通牒:姆克瓦瓦必須只身前往巴加莫港,而且要帶上一把泥土。

“德國人就是這樣讓我屈服嗎?就算是砍去我的頭顱,我也決不會投降的。”姆克瓦瓦氣憤地派人給德國專員送去了一支表示鬥爭到底的箭。

德國專員看以“和平”的方式不能讓姆克瓦瓦屈服,便親自率領德國遠征軍向赫赫族的王國進犯。

“德軍來勢洶洶,如果硬拼肯定是不會取得勝利的,所以只能智取。”打定主意,姆克瓦瓦讓士兵們隱蔽到德軍必經之路上,當德軍進入埋伏圈後,他命令士兵們衝上前去,用長矛和弓箭射殺敵人。片刻工夫,德軍便損失了200多人,不得已,德國專員只能率殘部退回巴加莫約。

1894年,不甘心失敗的德軍又調集了大批軍隊進攻姆克瓦瓦的領地。姆克瓦瓦率領士兵奮起抵抗,但最後還是不得不放棄王城卡倫加。姆克瓦瓦率領餘部轉入叢林作戰,開展游擊戰爭,給德軍以出其不意地攻擊。

1898年,姆克瓦瓦由於操勞過度身患重病,身邊只有很少的隨從人員。一天,他養病的地方突然被德殖民軍包圍了,姆克瓦瓦很快意識到是有人出賣了他。在緊急關頭,他首先想到的是:坦噶尼喀人決不能成為德國人的俘虜。於是,姆克瓦瓦舉槍自殺。面對姆克瓦瓦的屍體,殘忍的敵人割下他的頭顱,送回柏林去請功——當時德國總督正以5000盧比懸賞姆克瓦瓦的頭顱。

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德國決定從坦噶尼喀撤軍,作為對戰敗國提出的條件,坦噶尼喀人民要求德國歸還姆克瓦瓦的頭顱。就這樣,姆克瓦瓦的頭顱終於回到了祖國。坦噶尼喀人民把姆克瓦瓦的頭顱安放在一座為此修建的紀念館裡,並把這座紀念館起名為“姆克瓦瓦紀念館”。

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從19世紀20年代,埃及統治了蘇丹。到70年代,英國控制了埃及,蘇丹實際上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殖民者壟斷了蘇丹的象牙、鴕鳥毛和阿拉伯膠等商品的貿易,並進行慘無人道的奴隸貿易,殘酷地壓榨蘇丹人民。蘇丹人民因忍受不了當地統治者和外國殖民者的雙重剝削,紛紛起來反抗。1881年,規模最大的馬赫迪反英大起義在蘇丹爆發了。

這個馬赫迪的真名叫穆罕默德·艾哈邁德,1844年出生於一個工人家庭。少年時隨父親漂泊,青年時入古蘭德學校學習。19世紀70年代初,艾哈邁德修完神學課程,因學識廣博而被許可擔任可接受門徒的教長。因他廣泛接觸下層群眾,所以能夠體會到社會下層人民所遭受的苦難。

最新小说: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