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貪杯好色、聰明善賭的卡帕在以色列被子彈打中褲襠,壞脾氣的布列松到印度拍攝甘地被刺,害羞、貪吃的大衛·西摩在塞得港被高射機槍攔腰打成兩截的時候,自幼喜歡動物、幻想週遊世界的喬治·羅傑正開著大吉普史詩般穿越非洲。
按喬治·羅傑的說法,他目睹二次大戰的殘酷之後,極想回大自然“恢復良知”。他開一輛帶拖車的8缸吉普從約翰內斯堡出發,沿途拍攝自然狀態的動物和人。當時非洲種族主義盛行,到處都是武裝械鬥。羅傑的大吉普中塞滿了萊卡相機、柯達膠捲、汽油和水。他把拖車改裝成一個小型觀察塔,躲在裡面靜悄悄拍攝,竭力不驚動外部環境。黃昏,他和妻子在野外露營,做愛、喝紅酒。白天行車、拍照,從好望角一路開過赤道,就像大片《走出非洲》那樣。他拍攝塞倫蓋地草原上的獅子、鬣狗、斑馬、大象和長頸鹿,拍攝古老烏干達部落的祈雨儀式。肯亞的馬薩依人差點兒用魚叉捅死他,可由於他平易近人、一臉堆笑、滿懷慈悲,很快成為馬薩依部落的好朋友。
大吉普進入蘇丹,喬治·羅傑突然收到卡帕發來的電報,讓羅傑嘗試進入蘇丹南部的科爾多凡山脈,尋找傳說中的“駑巴”部落。羅傑和大吉普在地老天荒的大山里徜徉,最終不但找到駑巴部落,還和駑巴人共同生活了幾個月。羅傑拍攝了令世界大吃一驚的攝影故事(Photo Essay)《駑巴人》:“當我離開駑巴的時候,內心十分難忘,他們生活原始,但友善好客、勇武、厚道。遠比我們這些生活在‘黑色國家’以外的白人更純樸高尚。”
勒妮:消滅法西斯(4)
羅傑的攝影故事發表在崇尚自然的《國家地理》上,靈敏的勒妮立即嗅出“駑巴”蘊藏的商機。她主動給羅傑寫信,開價1000美元,要羅傑在地圖上標出駑巴部落的具體坐標。遭到羅傑的嚴詞拒絕:“你龐大的攝製組開到哪裡,破壞到哪裡。拍攝什麼,必定毀了什麼。”
勒妮繞過羅傑,通過其他手段找到駑巴人,模仿羅傑技法(Photo Essay)拍攝大量彩色
照片,還組織龐大劇組進駐駑巴部落,導演電視、拍攝電影。她用權力、金錢誘使駑巴人脫掉衣服到鏡頭前扭捏作態,宛如當年為希特勒拍攝《意志的勝利》、《奧林匹克》等大片。勒妮依然身穿剪裁精緻、熨燙得體、垂感極佳的西裝外套,下著寬鬆長褲,褲線筆直、流暢飄逸、鶴立雞群。由一群面無表情的套裝男人簇擁著,動作幅度很大,舉手投足透著驕傲、自信,讓人弄不清她是導演還是明星。她總做出全神貫注的職業神態,表情豐富、情緒誇張。動輒破口大罵,把下屬訓練得任勞任怨,說一不二,指哪兒打哪兒。在作品中,她繼續運用法西斯美學,熱衷表現黑人的肌肉健美,根本無視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社會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