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空仔細思索了一番,這才拱手道歉道:「魏王雄才大略,孫兒一介武夫,實無能無才,難擔大任。」
司徒鏡輕嘆一口氣:「你和物徹,還在怪我。」
「孫兒不敢。」
司徒鏡並不理會他的辯解,自顧自說:「我是你和物徹的大父,也是大魏的王。王……無需有仁有德。仁德……那都是為安臣定民的權衡之術。」
他看了一眼司徒空,眼神中俱是殺伐決斷的冰冷:「王,非人矣,乃民利化身。行事決斷起於國、利於民,而非個人好惡。你和物徹總覺得我太過冷酷無情、不仁不義,實乃拘於小愛而棄大愛矣。」
司徒空語氣毫無觸動:「魏王英明。」
司徒鏡見他不願就此話題多言,只得輕聲道:「你和物徹,確非帝王之才。只可惜……我背了這千古唾罵,卻再難將這大魏再續百年。」
司徒空頓了一頓,語氣有些生冷地問:「魏王以為,何為帝王之才。」
司徒鏡背手道:「祝政,再佐以無情。」
司徒空未曾料到這個回答,極為驚異地看了他一眼,問:「祝政為良才,那為何……」
司徒鏡搖了搖頭:「祝政是良才,但沉迷美色,太過昏庸。」
祝政自二十歲登基以來,勤懇政務,且不說「沉迷美色」,連後都未立,後宮也極其凋零、以至於幾年都不踏入一次。
司徒空深感這句「沉迷美色」和祝政毫不沾邊,訝異道:「祝政幾無後宮,尚未立後,何來沉迷美色之說?」
司徒鏡面有慍色:「古語有云,大臣太重、左右太信,此乃人臣之大罪、人主之大失[3]。常歌殺戮過重、諸侯厭惡,祝政一意袒護,導致國不寧、民不安。此非起於國發於民,乃其個人好惡,實屬昏庸。」
司徒空同他祝政常歌二人一道長大,又與常歌入太學。雖然明面上看起來,他二人似乎並無異樣,但……
司徒鏡搖了搖頭:「祝政有才,但罔顧綱常倫理,身為天子,不願開枝散葉以傳千秋萬代,此非國之明君。如此昏君,即使無我,也會有其餘諸侯叛亂。既是如此,還不如寡人來做這個惡人。」
司徒空低下了頭。
雖說大魏來的不正,但司徒鏡繼位以來,知人善任、內政修明,前朝的結黨之風也整頓了不少,長安也一片安詳和樂。唯一就是缺一悍將,一定諸侯。
司徒鏡少有地拍了司徒空的肩膀,說:「唾在當代,利在千秋。旁人不懂,寡人不以為然。你和物徹,自幼喪父,寡人親手帶大……」
他停了停,捏著司徒空肩膀的手緊了緊。司徒空依舊低著頭,身體滿是抗拒和牴觸。
司徒鏡嘆了口氣,終而放開了放在司徒空肩頭的手。
「荊州動亂,取了襄陽,殺雞儆猴。」司徒鏡不再是一年邁老人,換上了帝王威儀,又是大魏那個凜然不可侵犯的王。
「末將領命。」司徒空也再度成為了安南將軍,拱手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