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埜的話,令許多人深思琢磨,「社稷為重,君為輕」是這天幕一直貫徹的嗎?
朱元璋揉了揉額頭,他也沒想到,活埋人這件事,會讓後世人如此在意。
【為何明朝開始,就是對女性壓迫加重的加速期?從不斷被推廣的裹小腳,再到貞潔牌坊等等,女性的地位,相對於宋朝時期,有了一個加速跌落的過程?主播個人以為,這和朝廷的引導分不開關係①。他們將女性更嚴苛地關了起來,皇家為防止後宮干政,直接從小門小戶選妃選後,但他們忘了皇子公主們又成長於這樣的婦人之手;民間也就跟緊步伐,加速了對女性的束縛,不僅身體上摧殘女性,精神上也要束縛女性。宋朝女子再嫁不是奇事,到了明朝,寡婦都要守著一個石頭搭建的門樓子過一輩子。「程朱理學」就是誕生在這樣的土壤的,它不是橫空出世的,是社會思想醞釀出來的。】
天幕中明顯是個天女在說話,也難怪對女人被約束一事,極為不滿和憤慨。
元朝是個短命王朝,宋朝的風俗習慣,大家都還記得許多。宋朝的女性,不僅可以再嫁,而且可以拋頭露面做營生。
第51章 普信皇帝朱祁鎮(51)
朱元璋微微一愣, 招來戶部的人問:「眼下,百姓中裹腳情況如何?」
裹腳非起源於明,有一說法是起源於南北朝, 另一說法是起源於南塘李後主, 皆是因為後宮女子為爭寵, 而想出來的花樣。她們若是自己疼也就罷了, 沒想到這種事流毒於民間,禍害了不少女子。
朱元璋頒布的《袞冕制度》中,有規定「命婦複雜繁盛冠飾和纏足」,是對達官貴人家中女眷的規定, 但他沒想到, 這一要求竟然會影響到民間。
戶部尚書王直忙上前道:「回陛下,朝廷與皇家如何做, 百姓便會學,這是為何朝廷與皇家為天下表率。」
王直說得很委婉, 但朱元璋也知道,纏足一事, 已然在民間開始流行了。
朱元璋聽完王直的話,又陷入了沉思, 王直只好安安靜靜地站在一旁。
嬴政搖頭:「能作亂之人, 非在男女之差。束縛住了女子, 便使得她們無法盡力勞作,也是有損國力的。」
在嬴政眼中,百姓便是他的打工人,打工人哪裡有性別之分, 能幹活才最重要!
說起不好的女性,劉徹第一反應便是想到呂后, 那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可是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母親,想到了自己的皇后和后妃們,想到了其他宮人。女性中有如此野心和手段之人,並不多,她們大多是普普通通的,和男子一樣,才能能力突出的,僅僅那麼一小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