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知道,朱祁鈺性子比較柔軟,心腸也軟,聽到這裡,就大致知道他想說什麼了。
「所以你有什麼解決的法子嗎?」
此處沒有大臣在,只有朱元璋這個皇祖和還有些懵懂的侄子在身邊,所以朱祁鈺大著膽子道:「孫兒想以官府的名義開榷場,與蒙古人往來。若蒙古人,特別是無權無勢的蒙古人,能有如此渠道從咱們換的鹽、茶葉、布匹等物,相信許多人更願意老老實實放牧,而不是跟著也先那樣的野心家,四處征戰了。」
朱元璋第一反應是不行,榷場這東西,宋朝搞的多,可是看看宋朝那慫樣兒,不僅榷場被他國占便宜,還被人看不起。
不過,朱元璋也知道,宋的榷場搞成那樣,也會因為宋實力不行,打仗太拉胯,如果狠揍遼國金國幾頓,咬下幾塊肉來,相信遼和金等國就願意老老實實做生意了。
咽下了直接否定的話語,朱元璋道:「你有如此設想,是十分好的,那你先寫個摺子出來,待你寫好了,在早朝時拿出來與眾大臣們商議一下。」
「好的,皇祖祖。」
朱祁鈺剛拿出開設榷場的想法的時候,大臣們是極力反對的,怕走私啦,怕間諜啦,怕蒙古人像遼金那樣占便宜啦……
朱祁鈺差點就被那聲勢浩大的反對聲給壓過去了。他扭頭看上首的朱元璋,卻見朱元璋沒有任何要解圍的意思,朱祁鈺就知道,皇祖祖這是要自己去爭取話語權。若是他不能證明自己,以後當了皇帝,一樣要被這些大臣鉗制。
朱祁鈺咬了咬牙,大聲道:「諸位請先聽本王一說!」
鄺埜略作思忖,便也站出來道:「請先聽郕王說一說對榷場一事的考量。」
又有於謙、王直、王佐等人聲援後,其他人才歇了聲,讓朱祁鈺說一下他的思路。
朱祁鈺雖然性格綿軟,但心思還算細膩,又因一腔仁慈之心,他的出發點便是站在大明,甚至是整個天下的角度去講得,許多大臣剛開始還質疑,可是隨著朱祁鈺對緣由的解釋,以及對榷場的設想,就漸漸地被他說服了。
坐在上首寶座上的朱元璋,看著朱祁鈺有條有理地給大臣們分說自己的構想,眼中異彩連連、萬分欣慰。不愧是他老朱家的子孫,教導了兩年後,就逐漸自己上道了。
這個事兒不管成沒成,對朱祁鈺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朱祁鈺說服了大臣們,朱元璋見大臣們由竭力反對,轉而大部分支持,便道:「此事交由祁鈺你去辦,朕不會幫你分毫,朕只看你辦事的結果。」
「是!陛下!」朱祁鈺頓時感覺肩膀上的擔子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