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更是氣得狠狠拍案幾:「兵權此等重要之事,連不可信的臣屬都不能交付,更何況是予外族人?」
趙匡胤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掏了掏耳朵,大唐後面一百多年的中央羸弱,以及大唐滅亡以後,混亂的五代十國,屬實讓他有些心裡陰陽,覺得兵權還是要自己緊緊握著才好。
趙德芳似乎是第一次知道這事,頓時瞪大了眼睛:「讓安祿山當節度使,竟然是李林甫那個奸賊的意思?!」
趙德昭點頭:「多讀些史書,你便知道其中的情由了。傳奇故事是不會與你說這般詳細的。」
趙匡胤也點頭道:「芳兒,讓你多讀書,便是讓你明白,這世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些人說話說得極為好聽,似乎處處為你著想,實際上是在為他自己做打算,李林甫便是這等人。你若是早些了解到,往後遇到了這等人,也能分辨一些,免得自己遭受禍患。」
趙德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見趙德芳真的聽進去了,趙德昭也鬆了口氣,這個弟弟傻裡傻氣的,一直擔心他被人利用或對付。
「太宗皇帝說的不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若不是李隆基一心只聽李林甫這類小人的話,多聽聽旁的大臣的意見,能不知曉這裡面的貓膩?只有李林甫權傾朝野了,導致李隆基閉目塞聽,聽不見旁人的意見,才會犯下這等錯誤。」
兵權何等重要,即便不是帝王,心中也會知道一二。李隆基竟然敢交給外族人,可見是昏聵到了何種程度。
趙德芳忙道:「我以後定然不會這樣,會多多聽旁人的想法。」
趙德昭搖頭:「不是叫你多聽別人的想法,是要多自己想想,若是只會聽旁人的意見,與木偶又有何異呢?」
說來說去,還是要他多讀書。
趙德芳嘆了口氣,沒法反駁。
朱元璋父子都是會打仗的人,也熟悉這些歷史,知曉兵權的重要性,只覺得李林甫這等奸臣,屬實是貽害無窮。
「爭權奪利、戕害良臣、嫉賢妒能,都只是他的表象,說白了還是戀棧權位,為了相位才陰損招數頻出。」朱棣說出本質道。
朱元璋點頭:「你說的極對,聽了幾次天幕,便發現,這些昏君與奸臣,都有一個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