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也補充道:「翻案了的官員, 要不要回長安做官,就任什麼官職, 便是我們二人不能做主的了。」
官員的任免和調職,是吏部和皇帝的事情。
李世民點頭:「所以,你們二人手頭的事情並不多了。」
李泌才是主理整個案件的官員,一些重要的和收尾的工作,主要由他完成了。
李豫和李倓應了是。
「既如此,今日回去後,就近日做的事,寫一篇心得交予我看看。上次看天幕時你們寫的,我這里還留著,到時候對比著看看,有沒有什麼進步。」
兄弟二人忙乖乖應下。
每個人都被安排了活兒干,等到出了宮,才想起:咦?我不是為了安祿山造反一事進宮的嗎?
幾個皇子皇孫離開後,高力士看著李世民淡定處理政務的樣子,這才信了,皇帝不是在兒孫面前裝淡定。
看來,安祿山叛亂一事,對於皇帝來說,真的就是一件小事。
高力士想起太宗皇帝,想起大唐開國之前,拿下河北一片,也是太宗皇帝打敗了竇建德的功績,相比起亂世中成長起來的雄豪竇建德,估計太宗皇帝都沒把安祿山放在眼裡吧?
正當他胡思亂想之際,皇帝的聲音傳來:「高力士,過幾日,這殿試便要放榜,這招待及第士子們的鹿鳴宴,你也該操持起來了。」
高力士忙回道:「回大家,鹿鳴宴已經定好在大明宮了,宴會的單子,也已在擬定中。只是,有個事需要您示下……」
「什麼事?」
「貴妃娘娘有意在鹿鳴宴上,為新科進士們獻舞。」
楊家姐妹被流放以後,楊貴妃也沒什麼牽掛的了,如今皇帝冷落,不再進後宮,她也沒了什麼追求,日日在後宮閒著。自太宗來了以後,除了安祿山來長安那次,這宮裡就沒舉辦過宴會了,楊貴妃也覺得好像少了許多用武之地。
李世民略思忖了一番,道:「她若想,便好好排上幾支舞吧。」
若是楊貴妃因為在後宮,日日無所事事而鬱鬱寡歡,最後香消玉殞了,還不知道會傳出什麼樣的流言來。
李世民嘆氣,自己這個老祖宗可真不容易,為了維護皇家的那點臉面,事事都得周全一些。全都怪李隆基那個不知檢點、不講人倫的東西!
「是,大家!」高力士得了皇帝的意思,便吩咐了下去。
李世民辦事效率極高,沒幾天後,殿試的榜單也出來了,鹿鳴宴的消息,也一併傳開了。
此次,李世民不僅錄用了杜甫、高適、白居易等人,陶冕也赫然在列。
許多人看了榜單以後,都譁然:「此次恩科,竟錄了近百人!」
「怎麼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