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聖人記起了奸相李林甫當年做主考官的那次科考,覺得有太多才子散佚民間,所以特地開恩科,還想出了糊名謄抄的辦法防止作弊,這次錄取近百人,定然也是因有才之人太多,聖人難以取捨,那邊全都錄了罷?!」
「哈哈哈……若真是如此,倒是讀書士子們之幸,也是天下之幸了!」
「此次恩科的士子們真走運,楊國忠一案,牽連了不少人丟官貶謫,甚至舉家覆滅,李林甫那邊怕是也會牽扯進去不少人。如此一來,朝堂空了不少位置,急需用人填補,恩科取士這般多也不奇怪了。」
「這樣確實合理許多。」
「往日只覺得,聖人不愛理朝政,朝堂由小人把持,如今楊國忠倒了,聖人親理政務這麼久,想必是要改過自新了?」
「再不改,咱們這大唐都不安穩了,安祿山已經起兵了!」
「不知道如今河北一帶如何了。」
……
恩科最後放榜,在長安城中引起了一片關注與議論,如今上榜的人,將來可能就是朝中新貴啊!
這消息一下子將安祿山造反引起了波瀾,沖淡了不少。
而李世民的御案上,正放著最新的軍情。
「郭子儀與李光弼兩位將軍,已經帶兵迎戰安祿山叛軍,潼關也有哥舒翰將軍鎮守。」
應付安祿山起兵一事,倒不難,天幕所說的情形,主要是因為李隆基屢屢犯渾,不僅斬殺大將,還發出了錯誤的軍事指令,導致朝廷平叛軍一敗再敗。
安祿山起兵的口號,喊得再得人心,出了河北,大多數人依舊覺得他是叛逆,是逆天而行的造反。
如今,李世民已經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又有郭子儀李光弼這兩個叛軍的克星出馬,叛亂的平定,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晚上便是鹿鳴宴,李世民將一部分政務忙完,便去梳洗換衣裳。
「李豫和李倓來了嗎?」李世民一邊張開手臂,由內侍和宮女服侍著穿上帝王袞服,一邊問高力士。
「回大家,兩位王爺已經到了。」
「可帶了我讓他們寫的東西?」
高力士忙回道:「兩位王爺說是帶了,只是怕大家眼下忙碌著,無暇顧及這等小事。」
李世民揮揮手:「你去拿過來,我現在就看。」
「是!大家!」
高力士讓人去取了來,李世民便一邊梳頭一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