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道:「但我以為,這幾首詩,雖然寫的直白,尤其是這首《石壕吏》,哪怕是讀給不識字的婦人聽,也能明白。可意思十分明顯,令人一看,便像是目睹了酷吏捉兵丁的殘忍粗暴,也看到了這一家子的可憐。」
杜甫有些意外:「是嗎?那讓我再看看。」
李豫真是憋笑不已,這杜甫真是個實誠人。
李太白的詩,他當然也讀過,也喜歡他那灑脫的風格與詭奇的想像,只是杜甫這人,拿自己的詩與李太白比時,放得太低了,畢竟後世可是推他為詩聖!聖可不是一般人可成的,孔子那樣的,也是聖人呢!可見後世人對他詩作的喜愛。
不等杜甫再說什麼,李豫直接道:「這幾首詩,令我印象深刻,也是覺得眼熟,頗像你的詩作,初讀時還以為出自你之手。依我看,你的詩只是與李太白的側重點不一樣,寫詩方式不一樣,但要說你多遜於李太白,也不見得。」
杜甫十分受寵若驚,整個人都坐不住了:「多……多謝王爺抬愛。」
李豫擺手:「在外頭,就按照聖人說的,不要把身份這套拿出來說啦。直白些說,李太白的詩,我喜歡,你的詩,我也喜歡,觀你們的詩作,便覺都是流傳千古的樣子。」
杜甫簡直要被他誇得飄起來了。
李豫在給李世民寫信時,也把這件事寫進去了,杜甫的反應,也讓李世民笑出聲,這樣實誠的人,確實比較少見。
讀完信,李世民評價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李太白與杜子美,一個超乎常人的灑脫超然,一個又比常人要謙遜太多,若二人中和一下,便是兩個凡人了。」
再看李瑁寫的公事摺子,李世民就知道,給杜甫一個巡查御使的活兒,肯定是沒錯的,他可太能共情普通百姓,太能發現他們的難處了。
李豫這一道,也跟著他學了不少吧。
批覆完李豫的摺子,將信看了一遍後,放進了檀木盒子,李世民又繼續伏案幹活。
隨著節度使制度的裁撤,大部分節度使被轉職軍隊的都督,還有些節度使,李世民覺得不合適,或者是個不安分的,就直接換掉了。
隨著節度使制度的廢除,新制度的推行,全國的軍隊都像是骨頭錯位後,被打斷了重新接連起來一樣,雖陣痛不少,但經過精心調養,必能恢復到往日的強悍,甚至超過以往。
與之配套的,是李世民進行的重大稅收改革,吸取宋朝的經驗,將鼓勵工商的制度在全國推行,先前在長安推行的,就當是試點了;同時,因為天幕提到了,如今帝制時代,最大的問題就是地主階級占有了太多的生產資料,而真正的普通勞動者卻越來越窮,李世民也通過稅收制度,來調節,減輕了人頭的稅收,但是將田地的稅收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