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抿著嘴,看上去十分不高興,天幕也戳到他心中的痛點了。
秦一統六國,也是經歷了六世秦王的奮鬥,才實現的。秦國國君一直以這個為奮鬥目標,才能結束幾百年的分裂,這就是天幕說的「延續舊政」的結果。
可眾多公子中,他看好的扶蘇,與他的理念也有些相左。他擔心自己的宏偉計劃,在後人手中得不到重視與實現,所以才想著要追求長生。若是子孫們能理解他的作為,能將他未竟的事業延續下去,他也不會那般執著痴迷於追求長生了。
李世民也很憂傷,別說換了一個皇帝,政策就執行不下去了,李隆基連自己原本的樣子都堅持不了呢,早年選賢任能,到了後期就開始專用小人了。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做事風格,更何況是換了個人?
玄燁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孫子弘曆,於公當皇帝當的不好,於私當父親也當得不好。是啊,自己的父親,即便是被曾祖母和一些老臣看不慣,可他也記得給自己留下了四個輔政大臣,或許是學了明朝的朱瞻基,給朱祁鎮留了三楊坐鎮吧,總之他那樣做了。
弘曆沒給兒子留什麼好的大臣班底,他自己也是。
對比著來看,他自己確實和弘曆的做法更相近,好一點的事,沒給胤禛留下那樣一個把持了朝野上下的大奸臣。
從這個角度來說,弘曆確實是「好的沒學,盡學到了壞的。」
而那個壞,也確實與自己能照應上許多,玄燁心裡拔涼拔涼的。
在弘曆這個大清敗家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清朝衰敗,越來越拉胯的事,還是要說回弘曆的身上。他留下的那個爛攤子,就算不遇上世界大背景發生劇烈變化的時機,哪怕時間提前一些,放在別的王朝,清朝也是無可挽回地要衰落下去的。原因就在於,這個朝廷,這個國家,根子上已經腐朽不堪了。而且嘉慶帝也不是那種有本事的帝王,他本人也過於平庸。若是放在盛世,他還能盡心盡力,做個守成的皇帝就行,但在那種跌落的過程中,他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
【回到弘曆的身上來說。他曾經自稱「十全老人」,根據《十全碑》記載,「十全」是指弘曆在位期間的十場大勝仗,分別是準噶爾部兩次,回部一次,征服大、小金川兩次,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一次,與緬甸交戰一次,討安南一次,降服廓爾喀兩次。十場戰役是弘曆最為得意的,所以以此十全自居。】
【也就是說,弘曆覺得,自己在外交上,是戰績赫赫的。可事實上,外交並不是簡單地對外戰爭,而且他所征戰的對象,並非什麼非常強大的勢力,許多皇帝在位期間都有過類似的政績,甚至比他還多的多。可是他就是能吹,能以此自得。在那個時代,外交最重要的,應該是與世界發生聯繫,努力使中國,跟得上世界發展的腳步。可是那時候,清朝對外的主要政策是閉關鎖國。特別是在海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