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手,劉徹甩了甩寬大的衣袖,道:「張放之事,已經過去,朕不想再提了,至於天幕之事,朕心中有數。你就好生在後宮待著,前朝的事莫要插手了。」
話語間,語氣上,沒有一點溫情與尊敬的意思,顯得冷冰冰的,十分疏離,甚至有點嫌棄。
劉徹可不就嫌棄王政君嘛,養出了劉驁這樣一個兒子。要是劉奭還活著,劉徹也要嫌棄一番。
皇帝這樣的做法,落到王政君眼裡,就是皇帝還記仇張放的事。劉驁有多迷戀張放,王政君是很清楚的,所以她覺得皇帝說不追究的話,都是假話反話,而且因為張放,她的兒子都要和她離心了。
想到這些,王政君心中更是恨張放,哪怕張放已經死在外面了,也沒辦法緩解她心中的恨意。
劉徹也懶得管她,重新坐下後,一邊自斟自飲一邊聽著天幕。
【為了轉移劉驁的注意力,讓他不那麼迷戀張放一個男人,所以漢宮裡被塞了不少美人。不得不說,劉驁的口味是十分豐富的,接下來受寵的也是歷史上有些名氣的美人班婕妤。班婕妤是個美女也是個才女,據說她寫過不少才氣逼人的詩詞,只可惜如今只傳下來三首,還都是怨婦詩。她也生了個兒子,可惜後來也夭折了。為了固寵,還把侍女李平獻給了皇帝。這裡有個弔詭的地方,她的侍女都留下了李平這個完整的姓名,班婕妤卻沒有,只知道她姓班,婕妤是她做帝王妃的品級。】
【而且,劉驁還給李平賜姓衛,因為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也是微末出身。這就很難評。衛子夫娘家有衛青和霍去病這樣英才,衛子夫的皇后之位才比較穩當,更何況衛子夫的結局並不好,雖以歌女之身當上了皇后,沒有任何過失地坐穩後位49年,最後卻落得個自殺的下場。以衛子夫的經歷來喻這位美人真的好麼?更何況,李平自己有名有姓,雖然平平常常,卻也是真實姓名。】
聽到這裡,劉徹舉杯的手,頓在了半空中,皇后衛子夫,結局竟然是自殺而亡?做了49年的皇后?
劉徹心中快速地算了算,離自己來到這兒的時間,也不久遠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皇后選擇走上那條路?
劉徹心中不是滋味,感覺酒也喝不下去了,乾脆直接放了下來。
他倒是想從劉驁的記憶中翻出點什麼,可惜這傢伙吃喝享樂是一把好手,對自己祖宗的事卻並未十分了解,所以劉驁記憶中的這件事,也是模模糊糊的,根本不太清楚。
王政君看皇帝十分煩躁的樣子,還以為他是為班婕妤和衛婕妤煩心,便道:「如今班婕妤陪著我,衛婕妤也一直在宮裡深居簡出,皇帝你要是想她們,可以召她們來陪你……」
劉徹心中一團亂,這王政君又在一旁嘰嘰呱呱,更加覺得煩躁,語氣不善道:「即便你貴為皇太后,窺視帝心也是不對的吧?」
王政君被那氣勢嚇得後仰了一下,她看得出,這個兒子對自己,沒有什麼孺慕和依戀了,剩下的只有煩躁和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