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牡丹花下鬼劉驁(22)
【前面說過, 西漢是帝制王朝里,第一個歷時較長的王朝,所以它是第一個對帝制進行不斷試錯的王朝。比較幸運的是, 從開國皇帝劉邦開始, 劉家的皇帝在私生活上, 都玩的挺花, 但是在政治這種大事上,不怎麼含糊。劉家出皇帝苗子的運氣,也是很不錯的,不僅有文治不錯的文景二帝, 在位時出現了帝制時代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也有武功卓著的漢武帝, 將皇權的集中,達到了第一個高峰。相對於別朝來說, 西漢前期和中期,特別拉胯的皇帝沒有, 大多在及格線上,偶爾還有出類拔萃的皇帝。皇帝穩得住, 國家就穩得住,國家穩住了, 社會安寧了, 自然就會發展。】
劉徹提著一顆心, 聽到天幕說的話是,有些愣住了,竟然沒罵他?甚至還誇了他?不過,確實罵了劉家皇帝, 說他們私生活玩的花,但是這種群攻, 對劉徹來說不痛不癢。他們老劉家玩的花,從高祖皇帝就開始了,或許這就是天幕說的,基因?
天幕沒點著他的名,直接把他單獨拉出來罵,是不是算逃過了一劫?
劉徹心底稍稍放鬆了的同時,卻沒有完全鬆口氣,畢竟天幕罵起人來時,真的是隨心所欲啊,不知道下一句會不會就創到你。
朱元璋見天幕沒有罵劉邦,也沒有罵劉徹,還挺失望的,道:「私生活……私生活玩的花,就不該罵嗎?漢朝皇帝私生活鬧出了多少事?影響了多少前朝的事?」
幾乎每代漢朝皇帝的後宮,都能鬧出一些事來,也算是讓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們,看了不少熱鬧。
朱棣知道自家老爹是心理不平衡了,相對來說,明朝皇帝在後宮之類的事兒上,比漢朝皇帝們可老實許多。
可人家天幕本來就講評的是皇帝和皇家嘛,「社稷為重君為輕」是一直貫穿始終的理念。
朱棣還在想要如何安撫朱元璋,就聽到天幕繼續了:
【不過以我個人觀點看,劉家前期皇帝苗子都不算差,皇位坐得穩,哪怕沒有前人以身試險,給他們試出什麼就業指導工作指南來,也能將國家治理的不錯,除了因為歷史趨勢是,在動亂了幾百年後,百姓渴望安寧的生活以外,和劉家皇族內部的競爭方式,也分不開關係。】
【作為一個帝制時代的這種新地圖的先鋒玩家,漢朝對於皇族內部的鬥爭,如太后把持朝政、外戚竊權、母憑子貴之類的玩法,還比較生疏。這樣一來,皇權鬥爭就不僅僅是在前朝,還存在於皇室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就會有各種大反轉出現,比如漢文帝劉恆,在呂雉把持前朝後宮時期,毫無競爭力,但呂氏一倒,他立馬就上去了。這是因為他經歷過、看過那些風暴,經過這樣的打磨,心智便非一般人可比了。還有漢宣帝劉詢,因為爺爺劉據的事,經歷過人生的逆轉,該吃的不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所以坐上皇位後,也能明白責任和重擔。當然,劉徹是個天生的,小小年紀就懂得靠著哄好姑姑而為自己爭取籌碼,他不當皇帝,老天都看不過眼。類似劉徹這種,還有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