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感嘆道:「這裡的書,比我家那邊要便宜太多了,還有些集子,只有那些大戶人家的藏書閣才有,想借都借不到,不想這裡卻能直接買到。」
長安到底是天子腳下,什麼東西都是最好的。
許多人還特地多買幾本,不是想帶回去送給一起讀書的友人,就是想帶回去加價幾倍賣,好幾倍盈利是跑不了的。
劉徹聽聞此事,讓管書局的宗室不要阻攔,他苦心孤詣搞這麼多,也是想這些學子們回去後,將長安的風物帶回去,讓朝廷的影響,對地方更大一些。
「加緊派人抄書,什麼賣得最好,就多抄什麼。」劉徹吩咐道。
「是。」
這個事,縈繞在劉徹的心頭,他畢竟巡視過天下,深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深知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要想將朝廷的觸角,深入到這些地方去,就要將中央的影響帶過去,而這些學子,也是一個很好的渠道。
三日後,劉徹根據天幕播放過的一些片段畫面,還原出了雕版印刷的方式,命工匠們立馬刻了一套《大學》的雕版出來,上墨印刷後,雖然墨跡點點不少,有些頁面不小心印歪了,但這速度,屬實要快太多了。
於是劉徹命人加刻了那些重要書籍的雕版,日夜印刷裝幀,很快就做出了一大批書來。
學子們看到這大量上貨的新書時,還吃了一驚:「這是僱傭了多少人抄書了?長安不會人人都會識字寫字吧?」
那就太可怕了。
書局的夥計們解釋了一番,是用雕版印刷術加快印出來的書籍,目的就是滿足學子們的需求,而這法子,還是皇帝親自想出來的。
無數學子,對皇帝的崇敬之情,又上了一層:
「陛下可真聰明!」
「是啊,聽說這造紙也是陛下特地命人改進的,沒想到這麼快又想出了這種印刷術。」
「所以陛下是真的將咱們這些學子,放在心上了吧?不然怎會急咱們所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