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這樂聲,就這麼聽,都覺得好聽,若是能在陛下跟前聽,不知道能多好聽啊?」
「你還是少做夢了,貼著這牆根兒聽聽就夠了,還想去陛下跟前聽?美得你!」
在現場的學子們,感受就是飄飄欲仙,不知今夕是何年。
這次宴會,劉徹也算不上是十分用心地準備,但畢竟是皇家,本身要求就極高。這樂伎們,被皇帝冷落了一年了,終於在如此重大的場合派上了用場,可不就更加賣力用心了?
劉徹早已見慣了這皇家的舞樂,所以並不十分上心,他反而是在默默觀察各學子的神色與舉止,看看他們的真實性情如何。
有些人,平時倒是極為正常,但是一遇上酒色,便渾然不是人樣了。
在這宴會上,長安的學子,與外地來的學子,差別還是挺明顯的,畢竟平日的見識積累,十分不一樣。
只是,到宴會最後,趙飛燕出場,展示她獨門的踽步,還有她傳聞中的「掌上舞」時,不管是大臣還是學子們,都瞪大了眼睛,呆若木雞。
其實別說大臣們,連劉徹都忍不住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趙飛燕身上,畢竟她的舞姿,不僅傾倒了劉驁,還在史書上留下了名。看著趙飛燕的舞姿,劉徹的腦海里,又浮現了天幕對趙飛燕的評價,她在舞蹈上不僅十分有天賦,還十分刻苦,用心鑽研,所以才能創出踽步這種獨門絕技,「掌上舞」更是令後世人都遐想無限。
劉徹只在天幕中看到過「楊貴妃」的影像,不過看到趙飛燕輕盈的舞姿,整個人如仙子一般要飛走似的,果然是環肥燕瘦中的瘦。而趙飛燕的掌上舞,自然並不是真的在掌上起舞,可是她那縹緲的身姿,讓人覺得她好似沒有重量一般,所以能在宮侍們捧著的玉盤上翻飛舞動。
趙飛燕一直在注意皇帝的態度,見皇帝一眼不錯地看著自己,趙飛燕頓時備受鼓舞。當初她便是靠著跳舞,吸引住了皇帝的全部注意力,才順利進宮承寵的。如今再看到她跳舞,皇帝也能憶起往昔,兩人恩愛之時吧?
這一次,趙飛燕真是用了十分的努力在跳舞,呈現的效果也十分好,不僅令學子和大臣們如痴如醉,留下了一生難忘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吸引到了皇帝的注意,復寵有望了!
可惜,很快一盆冷水就澆了過來,宴會散後,皇帝並沒有召趙飛燕侍寢,而是獨自回了未央宮。本以為喝了不少酒的皇帝會倒頭就睡,沒想到他回去後,未央宮又像往日一樣,點亮了蠟燭,皇帝又開始處理國事了。
劉徹是想趁著印象還清晰的時候,將對學子們的授官的事,大致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