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作為前期認真搞過政事的人,不可能不了解民間疾苦,但他裝聾作瞎,假裝楊國忠堆出來的府庫是真的,而不是把民間搜刮乾淨湊出來的;胡亥對百姓的索取無度,也有裝聾作啞的成分在。
李世民自認與始皇帝的相似之處並不多,沒想到昏君後代倒是有太多的共同點。
趙匡胤深深嘆氣,胡亥的自私也讓他回憶起了,被趙構的自私暴擊時的感覺,簡直是腦瓜子嗡嗡的,讓人恨不得將罪魁禍首拉出來,狠狠給他幾棍子。
朱元璋的心態已經調整好了許多,想起朱祁鎮的時候,也沒有那麼氣了,但是還是對朱棣強調道:「皇子皇孫的教導,決不能疏忽。」
朱祁鎮的愚蠢之處,與胡亥很有幾分相似。胡亥是親手幹掉了始皇帝留下的班底,而朱祁鎮,則是帶著一朝的能臣忠臣去送死,導致大明的朝廷,塌了半邊。大明的命,確實是由那些良臣忠臣給續上的。
朱棣應道:「父皇放心罷,專供皇孫們讀書的書閣,早已經調整了許多,不僅安排了大儒,還安排了一些學識頗高、教養十分好的重臣去教他們。除了兒臣家的幾個臭小子,二哥三哥家的,也沒落下。」
「好,好!你辦事我最放心了。」朱元璋滿意得鬍子亂顫,不僅要防著朱祁鎮的降生,還要防著其他的人也變成「朱祁鎮」。朱祁鎮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個代稱,指代老朱家所有又蠢又壞的敗家子。
玄燁感覺心臟有點痛:弘曆好大喜功耗費民力、弘曆偏聽偏信和珅……兩千年以前的錯,兩千年以後還有人在犯,弘曆果然是個敗家子。
帝王們想了一圈,發現還真是對得上號,儘管每個敗家子敗家的方式不太一樣,可是深思一下,就發現這裡面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處。
看來不僅是秦制給開創了一個先河,讓後世各朝都紛紛沿用制度,模仿始皇帝的治國之法,連昏君也全都像秦二世一像一個準,真是兩千年都沒逃開他們秦朝的魔咒圈麼?
許多帝王甚至想到,既然胡亥是個昏君的例子,那以後避開和胡亥有相似之處的人選,是不是可以大大降低出現敗家子的機率呢?
嬴政也在思索,胡亥這毫無人性的狗東西,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胡亥只是他眾多孩子中的一個。嬴政作為秦王,後又當皇帝,整日為國事忙活,根本沒多少時間和精力分給後宮的女人和孩子,所以嬴政對於胡亥這種不在繼承人考慮範圍內的兒子的成長經歷,也印象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