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推進這一切速度太快的原因, 還在嬴政自己。
嬴政時常覺得自己的時間太短,而要做的事太多, 所以加快了許多事的進程。
可這樣做,就像是在高速飆車一樣, 嬴政自己是個高手,所以能穩穩控制住方向盤, 可他一撒手, 換別人來就接不住這麼大的盤子, 更何況是換了胡亥那個蠢東西,連方向盤都懶得自己掌控了,直接讓趙高代掌,可不得就以高速的姿態翻車, 還車毀人亡了?
李斯聽著皇帝,把不少原因都歸咎於他自己, 冷汗直冒的同時,還生出了深深地愧疚感。
作為皇帝身邊的丞相,是輔佐皇帝的第一人,若說皇帝要為大秦的滅亡負不小的責任,那他這個丞相,也要一起對此負責。
君臣二人雖是一同用午膳,結果這次聊天,反而一直持續到了下午。
李斯就算是再難以接受,也不得不信了始皇帝的說法:法家,至少是明面上不可直接用了。
但令李斯感到安慰的是,嬴政並非是要完全拋棄法家,法家在朝政上,在各處都還有這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後,李斯跪在地上,伏在地上給始皇帝行禮:「陛下,臣願追隨陛下……」
嬴政微微抬頭,看著殿外被紅霞渲染的天空,道:「既如此,李相依舊是朕的李相,大秦帝國基業,依舊需要你的忠心輔佐。」
李斯自然滿口答應。
接下來,嬴政與李斯商討的第一條新政令,便是關於田地的丈量與管理,以及統一全國稅收的事。
天幕說過,土地是這個時期最為重要的生產資料,管好了土地,就是管好了一朝的命脈。
天幕都說得這麼清楚了,嬴政不朝這個七寸下手,不是他的作風。
因李斯雖信服了嬴政的說法,但他的思維方式和做事風格,一時半會還難以扭轉,所以嬴政自己承擔起了關於土地和稅制的大部分工作。
丈量土地、明確土地歸屬的事,在一統六國的過程中,就在做。
六國被滅,各國的貴族們都淪為階下囚,他們的財富都被收歸到了秦朝中央,而他們的土地,是無法被秦兵搬走的,所以這些土地的去向才是最重要的。
若按照之前的計劃,這些田地自然都是收歸中央。但現在嬴政的計劃改變了,無主的田地,他準備以多種方式,或發放或贖買,流入到底層的百姓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