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讓天下大同的世道不再成為一個夢。
他會將這滿目瘡痍的山河整頓收拾,錦繡山河,也應由他一筆一划親手描繪。
攻下河間只是他的第一步。
等一切步入正軌,他堅信,此世再無人能阻他之勢。
河北的戰火也影響了洛陽。
洛陽守軍被李密打得節節敗退,薛世雄本是為了支援洛陽,誰知走到半路竟被竇建德打得抱頭鼠竄。
楊廣無奈,不得不將總指揮交付到王世充手中。
王世充早已便有養寇自重的念頭,靠著洛陽城內儲備充足的糧草與器械,就這麼與李密拖著。
打不過還守不住嗎?
楊廣恐怕自身都難保了吧,身邊除了他又能信誰?
王世充混跡朝廷多年,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可謂學了個十成十。
那頭哭求楊廣恐難堅守,這頭勉勵眾將,又是祥瑞又是天有異像,為自己的前路一步一步造勢。
可得感謝李密了,王世充譏笑,多虧有個傻子在此糾纏,他不僅可以練兵亦能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
李密卻全然不這麼想,他被王世充搞得焦頭爛額。
本以為能快速攻下洛陽,順勢入主長安,可誰曾想竟被絆住了腳步。
李密曾為楊玄感獻上的上中下三策,以攻洛陽為下策。
可等到他自己當家做主時,才發現完全抽不出手腳。
不僅是他左右皆東人,沒有餘力西進長安,更是因為他太急了,接管翟讓舊部的手段太急了。
李密突地感到後悔。
人心道義,往昔虛無縹緲的存在,卻在最關鍵的時刻具象化,猶如一柄利刃,死死插在他的心口。
他的所作所為已然令翟讓部下不滿,新王舊王之間,向來是充斥猜忌與猶疑的。
翟讓可以不爭,他的下屬卻不會答應,矛盾已然埋下,遲早有一日會爆發,到那時,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李密急切需要打下洛陽,他需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他自翟讓手中接下瓦崗,必須憑藉一場大勝站穩腳跟,讓那些對他不滿的聲音統統消失。
王李二人陷入僵持。
所幸李淵那也遲遲無法入關,能幫他擋著長安的援軍,這勉強讓李密壓下了心頭的不安。
長安,洛陽,都為隋室重要的政治樞紐,如今就拼誰的速度更快,誰能更早一步奪得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