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李淵的同意後,李世民立即發布了自己的親王教命。
以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諮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于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共十八人。
並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分為三番,每日輪值,供給珍饈美味,恩禮優厚。
這幾個人都是李世民同房玄齡商量過後選出的。
因著早年打仗,李世民身邊的人才多數出自關隴與山東,意識到這點後,李世民便在想法子有意平衡。
房玄齡,十八舉進士才華不必多言,其父乃齊廣寧王的主薄,人脈極廣,門生故吏有千餘人之多,是為山東名士。
不僅如此房玄齡的父親還與一眾出身齊文林館的文人關係很好,而這些人當中便有薛收溫大雅等人的祖輩。
杜如晦,與房玄齡交好,出身京兆杜氏,老牌關中貴族,雖不同房玄齡在文人圈子吃得開,但在勛貴士族當中卻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虞世南,江南出身的文人,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性情剛烈直言敢諫,切切實實要經手皇帝的決策執行,於政事一道上相當老練,同時也是江南文人圈子所推崇的存在。
褚亮,江南出身的文人,先祖歷仕南方各朝,陳亡後入隋,是當初楊廣為了爭奪太子之位而向楊堅立的一塊拉攏江南文人的牌子。
楊廣登基後褚亮因為與其在改制宗廟上起了爭執而被記恨便貶謫,但褚亮能參與討論這個問題,便足以可見在當時的儒家文人圈子中他的地位了。
姚思廉,出身史學世家,手中留有父輩留下的梁陳二朝的文稿,當初李淵攻破長安後,他以一屆書生之軀單身護主,忠義之名傳遍整個長安,許多人對他都是抱有欣賞態度的。
李玄道,隴西李氏出身,世代冠族,與李唐一個出身,且此人被王世充所俘虜後不懼不畏鎮定自若,心性可見一斑。
蔡允恭,南方出身的文人,曾任隋煬帝侍從官,授起居舍人,同虞世南交好,是虞世南推薦入府的,同樣對於前朝密辛知之甚詳。
薛元敬、薛收,出身河東薛氏,此二人同先前在王世充手下做活的薛得音少便以文學並稱河東三鳳。
薛收的父親乃前朝著名詩人,在文人圈子中頗受人推崇。
顏相時,山東名士,著名大儒顏之推之孫,顏之推曾著《顏氏家訓》,因著家族薰陶,他自小便學問深厚,在山東一帶頗具名聲。
蘇勖,隋朝名臣蘇威之孫,蘇威雖然得罪了李世民,但李世民並沒有牽連他人,對於蘇勖不僅是看中了他的才學,更是因著可以豎起一塊善待前朝官員的牌子。
于志寧,出身關隴世家,八柱國之一的後代,身份高的同時能力同樣出眾,在李世民先前的幾場的戰役中,他坐鎮後方調運糧草從不出錯。
蘇世長,於隋朝時授長安令,遷都水少監,是個在基層做實事經驗相當豐富的人,博學聰慧,敢於直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