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謹一怔,沒有想到李靖居然是這般評價唐儉的,或許是因為他們所有人都是抱著必要一舉剿滅突厥的志向的吧?
所以,不論代價是什麼,不論是已然年老的唐儉,還是如今略顯冷酷的李靖與李世勣,亦或者是同樣出聲贊同的杜懷信和已然動搖了的他自己。
這樣一番四百年未有之偉業,理所應當,哪怕付出名聲生命,他們在所不惜。
他漸漸舒展了眉眼,也跟著一道笑了起來。
長安。
「他們要是不顧臣的性命行事,臣自然是不滿的,只是……臣卻也覺得他們也皆是一心為國之人,臣於私不喜,於公卻也是同他們站在一處的。」
「臣不甘心血一朝付諸東流,但他們亦然,三年隱忍蟄伏不就是為的這一日嗎?」
唐儉毫不猶豫對上李世民的目光,此刻他的眸子燦若烈陽:「那就各憑本事吧。」
李世民勾唇不疾不徐:「哦?什麼本事?」
「那就看看是我的嘴上功夫厲害,還是李靖的突襲快一步。」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膽氣,好心智,這才是朕的天策長史!」
「當然,安全為上,這一趟出行我會為你配一個將軍與你一道的。」
「還有趙德言,那個深得頡利信任被他時時刻刻帶在身邊的傢伙,他是我的人,談判之時他亦可保你安危。」
「那便去吧。」
「我在長安等你歸來,民部尚書的位置我替你留下。」
唐儉垂眸卻是怎麼也壓不住唇角的笑意:「陛下這番話是以什麼立場說的呢?」
李世民輕笑:「是禮部尚書唐儉的天子,亦是天策長史唐儉的友人。」
「你可滿意?」
唐儉的眼眶莫名酸澀了些許:「臣自然是滿意的。」
李世民盯著唐儉的表情忽而壓低了聲音一副商量秘密的樣子:「還有一事,需要唐儉助我。」
「已經晾了他們夠久了的,也該將此事翻篇了。」
唐儉好似有些明白過來:「是……先前朝臣私交突厥一事嗎?」
李世民的聲音愈發低了:「自然。」
後世史書記載,帝召儉入宮,儉伏地再請鞫之潛通書啟於蕭後者,帝大喜,取衣披其身狎之曰:「往國家未定,匈奴侵擾,愚民寡識,或當思念,今天下寧一,反側自安,既往之愆,不須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