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爾街,成功和失敗都在轉瞬之間。
這份腳踏實地的履歷,讓Ian這個原本低調的富三代,在重新高調地亮相之後,就吸引了很多次貸危機里無處安放的家族資金。
次貸危機之前,很多投資看中的都是暴利。
重新洗牌之後華爾街當然還一樣有追求暴利的人,但Ian這麼腳踏實地的投資手法,更能得到追求穩利的家族資金的青睞。
儘管這裡面的大部分人對於Ian的第一支私募仍然處於觀望狀態,但有決斷力的家族很快就採取了行動。
Ian只想要一個很小的盤,到了三億美金的體量就不再接受新的資金。
Ian的信託基金加上他自己手上的資金就已經接近兩個億了,最早和Ian接觸的人都非常看中這個信息。
國內有很多小的私募,也都會要求基金經理自己投錢進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投資者放心,拿別人的錢去投資和拿自己的錢去投資,完全就不是一碼事。
只是,Ian自己出了大部分的資金這件事情,要近距離接觸的人才知道,不然的話,就會有更多的人趨之若鶩。
有這麼多錢的Ian,選擇做另外一支私募的受限合伙人的話,都可以直接開啟奢華的退休生活了,Ian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情況下選擇成立自己的私募。
…………………………
私募基金不是股票,可以有大戶有散戶。
股票是大筆的資金可以進入,零零散散的錢也可以放進去自娛自樂。
私募基金都有一個準入的門檻。
而且,私募的門檻要比一般的基金或者股票高得多。
Ian這支私募的門檻是一千萬美元。
這個門檻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持有這支基金,那麼你至少要拿出一千萬美元。
這個門檻可以多不可以少,在達到這個門檻之後,就可以用百萬為單位往上加碼。
Ian的投資手法很特別,有很多都是別人看不明白的投法,剛到巴克萊的時候,投委會經常會否決Ian的案子,因為獲利少。
但時間久了,Ian從不失手的漂亮履歷擺在那裡,他的項目一個個過會,反對和質疑空降兵Ian的聲音就越來越少。
就這樣,Ian這個VP,在巴克萊的職權,不到ED卻勝過ED,Ian看中的項目都能過會,過會後都能賺錢。
業績好這件事情,在投行裡面絕對是可以昂首挺胸的。
業績好一年,可以揚眉吐氣一年,如果業績一直好的話,那就可以直接“眼高於頂”。
這本來就是一個金錢的遊戲,比的就是誰能和金錢成為更親密的夥伴。
只不過,漂亮的履歷需要悉心的呵護,百發百中的履歷裡面,如果有個“晚節不保”的瑕疵,就會功虧一簣。
這也是為什麼,離職的時候,Ian會對自己手上還沒有完結的兩個案子的交接工作極其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