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賢德有餘,孝悌有餘,重情重義,卻缺少一些顧全大局的冷酷與權術。
這樣的人更適合為官效忠,而非成為國主。
在皇帝看來,兒子們當中,老四擁有恰到好處的厚黑與全局觀,而且有足夠的忍耐力和八面玲瓏的手段,只可惜缺少了帝王的風骨和強硬。
老三氣量太小昏聵無能。
老五老六未經事,心眼不夠跟文官們周旋。
老七他從來沒考慮,這小傢伙一直就是他的開心果,任誰都不會把七皇子跟儲君之位聯想到一起。
泊姨的預言卻打破了皇帝的思維禁錮,他猛然覺得,老七的性子幾乎是個天生的帝王。
這孩子思考方式極為獨特,用不著苦心鑽研帝王之術,就能讓文臣猜不透他的心思,卻偏偏總能在關鍵的大事上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沒人知道他是怎麼想的,看起來傻乎乎的,卻好像什麼都懂。
而歷代帝王所推崇的最高治國之道——外用儒術,內用黃老。
這個境界,似乎也天然附著在他這個胖兒子身上。
黃老之術圍繞的核心,就是“道”,這個道包含無為而治的終極境界——無善無惡,無所不容,順應自然。
天道要求帝王站在一個無我的境界,對萬事萬物沒有偏見,讓在職的官員和普天之下的農民商人戰士都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去刻意引導限制,讓所有人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而非受人擺布的行屍走肉,國家會自然而然的強盛。
可具體實施起來,人非草木,誰能完全站在無我的角度看待眾生?誰能始終以全局的角度,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決策?
有那麼一瞬間,泊姨給他的預言突然讓他想明白了——
他最小的兒子,能不費吹灰之力,甚至原本就已經達到了這個境界。
皇帝一輩子都在努力靠近的終極帝王之道,此刻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小兒子仿佛自出生,就已經站在他想到達的目的地頂端。
想到這些,小兒子自幼古怪的脾性,都讓他感到豁然開朗,上天竟然賜給他一個天生的帝王胚子。
所以他才斬釘截鐵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一切發生得又如此突然,小兒子自幼沒經歷過挫折,如何讓這個與世無爭的兒子突然產生掌控天下的野心與權欲?
皇帝靠意志力凝住的神智漸漸渙散了,累得腦袋往一旁歪倒。
正低著腦袋的七皇子立即敏捷地伸手穩住皇帝的肩膀,一手抓著父皇的胳膊掛在自己後頸,一隻手拖住他腰往前推,似乎是想讓皇帝平躺下來歇一會兒。
怕牽動父皇的傷口,手下不敢用太大力氣,只能一點一點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