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隆最終的判定,讓混亂的場面穩定下來。
第2149章 已經青出於藍
既然是有關學派之間的交鋒,斗得不僅是醫術的高低,還有對醫派不同之處的了解。
從細微之處,可以看出蘇韜對華夏中醫各大派系的了解之深,以及用藥的不同。
火神派和滋陰派是分歧最大的兩種學派,因為中醫認為人體內的元氣分為陰陽,火神派追求的是扶陽,而滋陰派追求的是滋陰,因為理論的截然不同,所以在選擇藥方上會有根本性地差異。
魏白的想法其實沒有錯,中醫現在市場這麼好,當歐盟對中草藥的准入門檻徹底打開之後,將迎來又一次高峰。在此之前,中醫是有必要梳理好內部矛盾,確定一套標準。
就跟秦始皇最大的貢獻,不僅是修造了長城,而且還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只要標準一樣,西方那些患者才能夠接受中醫的療法。他們從小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很難理解千人千醫的邏輯,你得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如果你生病了,應該吃什麼藥,接受什麼樣的治療。
蘇韜也一直有這麼個想法,要制定一個統一的教材,告訴入門的中醫學子,面對什麼樣的病情,該用什麼樣的藥物,包括以前那種半白半文的描述方式,也得進行「翻譯」,讓醫術變得與時代接軌,讓三年級的小學生也能理解教材講的是什麼意思。
中醫從理論區別,共分為七大門,包括傷寒派、補土派、滋陰派、寒涼派、溫補派、溫病學派、火神派、學院派。
傷寒派是最早的流派,創造者是《傷寒論》的作者醫聖張仲景,但凡名醫都會對傷寒論進行在研究。可以說,不懂傷寒論,難以成名醫。
補土派的創造是李東恆,認為脾胃是水谷氣血之海,後天之本,虛則百病叢生,主張疾病由補脾胃,從脾胃著手論治。認為脾胃是水谷氣血之海,後天之本,虛則百病叢生,主張疾病由補脾胃,從脾胃著手論治。
滋陰派則是由朱丹溪創立,他創立「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論點,強調保護陰氣的得要性,確立「滋陰降火」的治則。
寒涼派的創造者是金元四大醫學家之一劉完素,研究五運六氣,重視針灸治法,主寒涼攻邪,形成了以清熱瀉火為基點的針灸學術思想。
溫補派則是由張景岳創建,提出「陰常不足,陽本無餘」的著名論點。他治療虛病,也多以補腎為主,極力推崇薛立齋常用的八味腎氣丸。
溫病學派的代表人物是神醫葉天士,用藥多以寒涼輕靈,崇尚陰柔,恣用寒涼,用藥大都是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絲瓜絡,豆豉,薄荷等輕靈之藥。
至於火神派代表人物是鄭欽安。火神派主張補陽為先,用藥特點是用大量的附子,乾薑,肉桂,麻黃等等。
學院派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指的是按照中醫教材所學的大夫。對於中醫界而言,這些學院派中醫並不受待見,因為他們學的東西太過死板,而且各個學派都會學習一點皮毛,沒有核心的思想體系作為支撐。
在治療一些簡單的疾病時,或許可以能夠勝任,但面對一些難症,在教材上無法找到正確答案,就只能望洋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