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這之前白波軍尚在野王城百里之外活動,但因為張楊老是不發兵相抗,便不將張楊放在眼裡。再說,他們在出發之前也已經聯繫好了城內一些反對張楊的勢力,這其中孫坤就是他們花重金策反的。本來他們是計劃讓孫坤與他們裡應外合的,只這孫坤尚有一絲良心未泯,又害怕事敗自己無法走脫,故而欲要連夜開城而去,以迎白波軍。只孫坤最後沒有走脫,為守城士兵發現,將其捉回交由張楊。而白波軍既然已經決定要聯合攻擊野王城,自然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失誤而中斷計劃。
於是,在天未亮前,三路白波軍共計兩萬餘人,按照之前的約定集聚野王城下,對野王城形成合圍之勢。
當此情況下,張楊自是急得團團轉。他手上也有個兩萬左右的人,但大多都被分散了,留在野王城的兵力不足七八千,所以說他與賊兵的勢力尚是懸殊。若單單以他這麼一點人馬,他當然沒有底氣與白波決戰,但好在陳諾恰在他城中,且他的三千人馬還在十數里外,尚未被白波軍發現,像這樣一支奇兵,他們當然要好好利用。
在得到白波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後,張楊立即是親自去請陳諾,跟他商議,說了自己心中所想,想請陳諾幫忙共同禦敵。當然,現在陳諾也被困在城中,他就不相信在這件事上他能夠輕易撇得乾淨。而陳諾,大概在這時也終於明白了張楊自始至終為什麼對他如此的看重了。若沒有今日白波軍兵臨城下,只怕他也會找藉口讓他留下來對付白波軍的,看來張楊這『老好人』也並不是很單純啊。
張楊有難,他陳諾當然不能袖手旁觀,且為了大局計,這一戰他必須跟張楊攜手共進。若張楊的野王城為白波賊兵攻打下,那後果當真就不能設想了。不說從此他藉助河內勢力以制衡冀州的計劃就此泡湯,且河內有可能因此落入西涼眾將之手,或者是為袁紹所掌控,不論最後結果如何,都是對他陳諾不利的。
陳諾出戰,勢在必行。
當此之時,張楊點起城內人馬,與陳諾等人並肩殺出。至於陳諾城外的那三千人馬,陳諾也已經派人去通知了消息,讓潘璋、朱靈二人速速帶兵前來支援,但不要出現過早,只用當做奇兵出現,到時可給賊人一個措手不及。
那白波軍的三支人馬也已經在城外列陣擺開,雙方戰鼓齊鳴,戰爭一觸即發。
尚未開戰,那張楊便指著對方陣中一員賊將說道:「陳將軍,你可別小看那持斧賊將,可厲害著呢,有萬人不當之勇。前些時我軍遭遇此賊,部下竟有三五人接連為其斬殺,實在不可小覷。依我看啊,將軍身後這位典將軍或許能一戰。不過,我看也未必能夠打得過此人。哎,若不能勝了此子,天下只怕因此譏笑你我手上無人。鄙人倒是沒有什麼,可就怕因此玷污了將軍你的名聲……」
張楊這小子還真會激將人,陳諾沒理他,只是笑笑。他身邊典韋可不高興了。
「哼!」
典韋鼻子一哼,臉上一黑,瞪視了張楊一眼,又去看對面的那持斧將。不過也別說,這賊將身材高大,且手持巨斧,威風凜凜,當是有些本事。但若被張楊在他主公面前說成他也不能敵此將,典韋自是憤恨之情溢於言表,不服氣了。
要說起對面持斧的賊將,張楊可能一時還並不知道此人是誰,但陳諾早是一眼認了出來。
就在去年時,他曾在河陽見過此人。當時韓馥部將趙浮為了給袁紹施壓,增加韓馥堅守冀州的決心,就曾聯合白波軍楊奉一部,以為外援。楊奉當時的確是帶兵來了,且在城中稍稍逗留,當時楊奉入城飲酒,陳諾也在陪客之中。陳諾且因為楊奉身後一人生得雄壯,且持斧在手,一下子猜出此人必是曹魏五子良將其一的徐晃,還曾以酒相敬。
徐晃當時捧酒在手,且飲了陳諾送上來的水酒,對於陳諾還算是很給面子的。只是,他們二人自那次匆匆別後也就難見一面了,沒想到他這次又是隨了楊奉出征野王,不巧在此地相遇了。
那白波將楊奉,顯然對陳諾仍是有點印象,他突然在這裡見到陳諾,也是吃驚不小。當年他見陳諾時,陳諾在韓馥軍趙浮手上不過小小的一個驛吏,沒想到數月不見,如今已是單獨領兵作戰的大將了,實在讓人不敢小覷。
對於陳諾的名字,他在那次匆匆一面之後也時常聽到,但和所有人那樣,對於這個陳諾,他可從沒有聯繫上以前在河陽見過的那個陳諾聯繫上。只是此時,看他端坐馬背上,一身甲冑,頭戴兜鏊,身披戰袍,威風凜凜,已不復往日之清瘦,儼然是個征戰沙場的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