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芸陷入了糾結中,決定交給數據,對比前幾年供銷社收購的海產品收購價跟實際賣出價,最後得到結果是實際賣出價跟收購價比約有10%-15%的漲幅。
斟酌良久,姚海芸最終給海膽的收購價定為每斤2.34元,這樣算下來每賣出100斤,生產隊收到234元,他們能從中賺到26元。
這樣算下來,還債還是遙遙無期。
但怎麼說呢,畢竟債不是漁民讓供銷社欠下的,是之前經營不善造成的後果。
祁武林不知道飯店對海膽的收購價,但心裡清楚價格肯定不會太低,因而去了一趟市里回來對潛水捕撈很有激情,在生產隊大肆宣傳飯店老闆和廚師都很喜歡他們的海膽,惹得生產隊對捕撈海膽掙錢計劃也格外期待,接連催促姚昌盛讓他問姚海芸合作協議擬定好了沒。
千催萬催之下,供銷社的合同擬定完成,當天下午由公社幾位領導做見證,生產隊正副隊長姚昌盛、姚昌飛、糧食保管員姚大栓、現金保管員湯慶斌和生產隊的記工員兼會計李丙祥依次簽字。
姚海芸簽字,蓋上供銷社主任的銅製印章。
最後由姚國新審批蓋章簽字,協議在1965年8月3日正式生效。
又過了兩天,鄭軍盜竊案判決下來了,他因為盜竊罪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沒收全部財產,在海草屋發現的商品也全都由警察還給了供銷社。
隨著天氣漸涼,一畝畝海帶被收割進倉庫,到了八月中旬,海上已經只有寥寥幾艘小船在工作,南營島的海帶收穫季正式宣告結束,忙碌了兩個多月起早貪黑的漁民終於迎來了一年中短暫且珍貴的休息時間,而一場海上漁場火熱的對蝦旺季即將來臨,蓄勢待發。
第17章
對於南營島漁民來說, 今年的8月中旬到9月初這小半個月是最清閒的,往年這個時候已經去海上捕對蝦了,不過今年國家針對對蝦制定了「夏養秋捕」的方針,統一規定九月以後才能進海捕撈, 加上鮁魚旺汛期也在九月中旬後, 這一巧妙的時間差,正好給了漁民休息的時間。
海帶秋苗也不急著種, 要等到10月中旬才能采孢子。
眼下這海帶也收完了, 魚也捕不了,忙碌慣了的漁民受不了整日在家躺著曬太陽, 手痒痒想找點事干, 有幾個人組個隊開著小船去釣魚的,也有順便把家裡破牆爛瓦重新抹灰砌平的, 還有一幫人就是去看祁武林跟陳進威潛水捕海膽。
供銷社過去對海膽是沒有收購任務的,漁民賣得也少,靠海吃海, 吃多了也沒覺得海膽這玩意在城裡有多稀罕。
但自從供銷社跟生產隊簽了合同, 一問一斤能賣兩塊三毛六, 比鮑魚還要貴!祁武林跟陳進威兩個人配合,兩天能捕到一百多斤,搭上供銷社的船, 賣一趟就能掙兩百四十塊,這誰不心動, 可比養海帶要掙錢多了!